近日,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公共传播室负责人李鹏辉、高级工程师邓雪琴一行,赴武汉市武珞路中学东湖校区实地考察低碳校园建设成果。期间,考察组重点调研了由武汉双碳产业发展服务有限公司、中宝绘盛(湖北)资源循环有限公司联合研发打造的校园智能再生资源回收站项目。
![]()
作为集“资源回收、科普宣传、激励互动”于一体的新型校园绿色场景,该项目成功打破学校、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壁垒,构建了一个高效的协同网络。通过“院士专家进校园”和“行走的课堂”等活动,一方面将智力资源引入学校,另一方面让学生深入绿色企业实践,形成了一个“引智入校”与“实践出校”的良性循环。项目还积极引导学生带动家庭,进而影响整个社区,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模式,校企社联动的效益迅速扩散,将低碳理念从校园文化转化为社会风尚。这种多方联动、价值共创的模式,将校园打造为碳中和的先行区和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基地,让学校从传统教育的“孤岛”转型为汇聚企业资源、社会智慧和家庭力量的“枢纽”。
11月17日在巴西贝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新闻中心,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与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联合举办了《2025美丽中国·绿色空间使用者典型案例集》发布会,武汉市武珞路中学东湖校区的《打造高质量低碳示范校园》等40个案例入选。该案例集以中英文双语形式面向全球发布,系统展现了中国普通民众在生活、商业与公共空间中践行绿色发展的创新实践,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与气候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国方案。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