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一片海,一段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听老王讲党课和老王讲青岛,带您听不一样的红色故事。”近日,“听老王讲党课”系列短视频在全网走红,播放量突破200万次,成为网络正能量传播的一道亮丽风景。
这股红色暖流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共鸣,也在青岛市政协原文史委主任王显忠的心中激起了深刻回响。
灵魂对话,让红色人物“活”起来
走红的“主讲人”王继军,是山东省老干部红色宣讲员、青岛市关工委“五老”宣讲团团长、青岛市国防教育师资库专家、青岛开放大学原副校长。从视频号、抖音,到小红书、B站,他以“讲党课”“讲青岛”为主线,用独特视角讲述青岛红色故事。
![]()
王显忠坦言,最初通过微信朋友圈看到这些视频时,被其独特魅力所吸引。在他看来,这种独特性源于王继军对内容的深入挖掘和独特的讲述方式。“王老师讲红色文化有一个鲜明特点,讲事件必讲人物,讲人物必讲其思想历程和在重大抉择中的立场。他致力于让人物“活”起来,展现出他们的灵魂。”
王显忠以《沉默的荣耀》中陈宝仓将军的讲述为例分析道:“他并没有停留在表面事实,而是深入挖掘是什么样的力量推动陈宝仓做出这样的选择?明知前方危险重重,为何依然义无反顾?”正是这种对历史人物精神世界的深入探寻,让红色故事不再是冰冷的史实罗列,而是成为有血有肉的生命历程。
![]()
从讲述形式上看,王继军追求平等而真诚的情感交流。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他以朋友的身份与听众面对面交流,以心与心的沟通取代居高临下的说教。“没有官话套话,不谈空洞理论,而是用通俗的语言讲述历史。这种平等对话的姿态让不同年龄段的听众都能接受”,王显忠补充道。
薪火相传,两代“文史人”的文史情怀与精神共鸣
作为深耕青岛文史领域的同行者,青岛市政协原文史委主任王显忠对王继军怀有深厚的敬意。他将王继军视为自己研学道路上的"重要指引"和"良师益友",王继军身上的执着与坚守,让他深感敬佩,也时时被激励。
共同致力于文史研究与传播、彼此对党的优秀文化发自内心的认同与执着追求,使二人“惺惺相惜”。
王继军身上的实干精神让王显忠尤为钦佩。为了挖掘青岛红色文化基因,抢救珍贵史料,王继军常常自费奔波全国各地实地考证每一个细节,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由他参与执笔的《见证青岛解放》纪录片剧本,很多史料鲜为人知,字里行间凝聚着对历史的严谨把握与对城市的深厚情感。该片最终荣获山东省委宣传部一等奖,成为展现青岛解放历程的重要文史载体。
![]()
他们共同坚信红色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根脉,唯有倾注心力挖掘、传播与守护,才能让其代代相传,滋养更多人的心灵。王显忠表示,王继军老师深耕本土红色文史、让城市记忆广为传播的实干精神,以及他不计名利、只为红色文化深入人心的坚守,不仅丰富了青岛文史的宝库,也为文史委的工作开展提供了宝贵借鉴,更让城市的文化根脉得以鲜活延续。
破圈之道,在守正创新中传递信仰力量
党课的“内核”是信仰,“本色”是初心,而创新就是要用群众听得懂、能共情的方式,让这份内核与本色真正走进人们心里。在王显忠看来,“听老王讲党课”的成功之处在于精准把握了创新表达与坚守内核的平衡。
![]()
他认为,王继军通过“共情共鸣”实现了这一目标,通过摒弃单向理论灌输,沉入历史人物的处境与思想,以“灵魂对话”的方式揣摩他们的抉择与坚守。这种跨越时空的心灵契合,让讲述充满温度与力量。
与此同时,在形式上,王继军跳出了传统党课的刻板框架,以拉家常、讲故事的方式借助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让党课走出会议室、走进群众生活;在内容上,他深入挖掘青岛本地的红色资源,聚焦历史人物的真实经历、家庭背景与心路历程,让冰冷的历史变成有血有肉的鲜活生命。
无论形式与内容如何创新,王继军始终牢牢把握“信仰”这一核心——讲人物是为了彰显信仰的力量,讲故事是为了传递初心的价值,从未偏离党课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的本质。
“听老王讲党课”的走红绝非偶然,而是一场基于“灵魂对话”的必然回响。200万次的点击不仅是数字,更见证着红色基因永不褪色的生命力,也彰显了“银发力量”在新时代的蓬勃生机。在红色文化传承这条路上,王继军用脚步与真心在丈量;而这束光,也将让初心火种在代代传承中,照亮前行的路。
附王显忠“听老王讲党课”观后感:
银发映初心 党课照征程——观“听老王讲党课”走红有感
当七旬老者王继军老师站在青岛的海风与礁石间,以船为台、以史为墨讲述红色故事时,一场跨越代际的精神共鸣正在网络空间激荡。“听老王讲党课”超200万次的全网播放量,不仅是一个银发账号的走红,更是红色基因的强势破圈,是初心力量的深情回响! 这份激情,源于“老骥伏枥”的担当之美。王继军老师身兼数职,却始终以拥抱时代的姿态站上网络讲台,用短视频这一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党课走出会议室、走进方寸屏。没有空洞的说教,只有鲜活的城市记忆;没有枯燥的理论,只有滚烫的初心坚守。这份“活到老、讲到老、奉献到老”的执着,让“银发力量”在数字时代焕发勃勃生机,也让我们看到,离退休党员干部从未远离时代舞台,而是以更鲜活的方式成为正能量的传播者、红色基因的传承人。这份激情,藏于“红色传承”的创新之力。市委组织部等部门打造“银龄先锋”品牌账号,构建离退休党员网络正能量传播机制,这一“青岛经验”充满智慧与温度。它打破了传统宣讲的时空界限,让党课从“面对面”延伸到“屏对屏”,让红色故事抵达更广阔的受众;它更搭建了代际沟通的桥梁,让年轻人在轻松观看中读懂城市的红色底蕴,在潜移默化中汲取奋进力量。200万次浏览量的背后,是网友对红色文化的热切追捧,是对初心使命的深刻认同。这份激情,燃于“初心如磐”的信仰之光。从革命岁月到新时代征程,从校园讲台到网络空间,王继军老师的宣讲阵地在变,但对党的忠诚、对家国的热爱从未改变。他讲述的不仅是青岛的红色记忆,更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奋斗史诗;他传递的不仅是知识与感悟,更是穿越时空、历久弥坚的信仰力量。这份力量,让我们在浮躁的网络环境中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在时代的浪潮中坚定前行的方向。“听老王讲党课”的走红,向我们证明:红色文化永远不会过时,只要有创新的表达、真诚的传递,就一定能直抵人心;离退休党员干部的“银发力量”,永远是网络空间的宝贵财富,只要有担当的精神、奉献的情怀,就一定能绽放光彩。愿更多“老王”们站上网络讲台,愿更多红色故事在指尖流转,让初心之火代代相传,让奋进之力生生不息,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书写更加璀璨的精神华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