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打通商业航天堵点 规模化生产与高可靠发射是第一步

0
分享至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环球网资讯)

来源:上海证券报

商业航天是近期最热门的新兴行业之一。不同于一些存在不确定性的新兴行业,商业航天的短中期前景清晰可见:规模达数万颗卫星的星座将在太空中组建卫星互联网,成为未来通信、计算、感知的重要基建。美国商业航天巨头SpaceX的“星链”星座已发射超1万颗卫星,并已走上盈利道路。

从卫星制造、发射、组网到卫星应用,商业航天具有万亿元市场规模,但当前其堵点也显而易见:卫星亟待发射,火箭运力严重不足,我国商业火箭公司尚没有一款大运力、低成本、高可靠的火箭。

临近年末,我国新一代商业火箭即将首发。这批火箭都定位为大型液体可复用火箭,旨在服务卫星互联网组网发射。可复用是降低发射成本的关键技术之一,其进展在行业内外备受关注。不过,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专家及业内投资人士了解到,通过回收复用降低成本,并不能通过单次技术突破实现,而是经过持续验证后,通过高频次发射才能实现的结果。对于组网的迫切需求,在循序渐进攻克可复用技术的同时,进行规模化生产、提高火箭可靠性是当下更务实的选择。

大量卫星亟待发射凸显火箭运力不足

卫星互联网由部署在低地球轨道(LEO)上的大量卫星组成,被视为国家下一代战略基础设施。除了面向普通用户提供“无处不在”“永不失联”的互联网,通导遥一体化、天地协同计算、国防应急通信等领域都绕不开这张“太空网”。

近年来,各国均规划了上万颗卫星规模的大型低轨卫星星座,如美国的“星链”、我国的“千帆星座”和“国网星座(GW星座)”。由于轨道和频率均是不可再生且高度稀缺的公共自然资源,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了“先占先得”的规则,先申报频率并按时发射卫星,才能锁定频率使用权和轨道位置,否则逾期将被回收,面临被他国系统抢占、自身星座无法补网和全球服务断链的风险。

2024年,“千帆星座”和“国网星座”相继拉开组网序幕。“国网星座”今年以来发射节奏明显提升,曾创下“9天3发”的纪录,目前已完成13组卫星发射。而启动组网更早的“千帆星座”目前仅完成6组共108颗卫星发射,第6批卫星与上一批发射间隔达7个月。相较之下,二者对标的“星链”卫星发射数量已于近期突破1万颗。

现实的情况是,目前我国低轨卫星星座的发射节奏尚不能称为大规模组网,且面临“占频保轨”的压力——国际电信联盟规定,运营商须在申报7年内发射首颗卫星,9年内发射星座总数量的10%,12年内完成50%,14年内必须100%部署完毕。

“当前的核心矛盾在于卫星亟待发射,而火箭运力却严重不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龚胜平对上证报记者表示,截至目前,承担两大星座卫星发射任务的火箭包括长征十二号、长征八号甲、长征六号改等“国家队”火箭,但这些火箭还需兼顾国家其他航天任务,排期紧张;与此同时,商业航天公司尚无成熟的大运力火箭可用,导致整体发射进度不及预期。

今年年初和年中,“千帆星座”曾多次发布火箭服务项目招标,但反复因“供应商报名数量不足三家”而宣告失败。仅有一次由蓝箭航天、天兵科技和中科宇航成功入围候选人,但其计划提供服务的火箭都尚未进行首飞。

业内共识是,卫星互联网真正的密集组网,会以民商火箭开始承担组网卫星的发射任务为标志。按照组网规模和周期,“国家队”的运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民商火箭充分进入市场。

单一攻坚可复用技术难解发射堵点

SpaceX旗下的猎鹰9火箭为“星链”提供了大运力、高频次、低成本的发射。据北京航天长征科技信息研究所统计,2024年猎鹰9火箭发射132次,猎鹰重型火箭发射2次,平均发射间隔仅为2.7天,共将2369个有效载荷送入轨道。从今年的发射情况来看,猎鹰9全年预计发射超160次。

可复用技术是猎鹰9降低发射成本的关键。猎鹰9是当前全球唯一稳定、高频进行回收复用的火箭,其一子级(助推器)最高复用次数已超30次。近年来,国内商业火箭公司均追随猎鹰9的技术路线打造新一代火箭,如蓝箭航天的朱雀三号、天兵科技的天龙三号、中科宇航的力箭二号等。这些火箭虽然在技术上有一定差异,但“做一款大型液体可复用火箭”是各公司共同的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各火箭公司有着不同的节奏。

成立最早的蓝箭航天选择“一步到位”,不仅最初就锚定大型液体火箭赛道,而且其朱雀三号首发即计划尝试一子级回收。其他新一代火箭虽也计划年内首发,但尚不进行回收试验。部分火箭公司因液体火箭技术难度高,选择先商业化技术更成熟的固体火箭,再研发中大型液体火箭。

处于我国新一代商业火箭即将密集首发的节点,外界对回收试验抱有较高的期待。不过,龚胜平提示,可回收复用技术的目的是降低发射成本,这并非单次技术突破可以实现。

“只有快速检修、测发流程、航区调度、备件供应链、数据反馈迭代的闭环跑通,让同一枚助推器连续飞10次、20次,把固定成本摊薄、把周转时间压短,可复用技术才开始真正兑现其价值。”龚胜平说。

从单次回收到常态化发射还有多远距离?从SpaceX发展的历程来看,猎鹰9火箭2010年首飞,2015年底才首次回收成功,2017年开始将回收的一级复用发射,直到2020年前后实现大规模复用。

面对国家卫星互联网组网的战略窗口与海量发射需求,业内认为,较之短期内聚焦可复用技术,通过规模化生产、提高火箭可靠性是当下降低成本更务实、更具接近性的方向。

鸿富资产执行总经理胡顗凯对上证报记者表示,相较SpaceX单独搭建一套火箭、卫星制造体系,我国拥有更成熟完备的工业体系。在商业航天发展浪潮中,火箭、卫星各零部件环节都有大量企业参与,产能足够。依托中国制造体系发挥规模化优势,是本土商业航天公司有效降低成本的另一现实路径。实现规模化制造的前提是,先通过大运力、高可靠发射获得规模化订单,从而形成“高可靠发射—规模化订单—产业链协同降本”的良性循环。

双轨并行桥接短期需求与中期目标

对于这批蓄势待发的新一代火箭,胡顗凯认为,首发成功是验证稳定性的第一步。无论是否回收,一款新型号的火箭都要经历3到5次发射任务,才能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一点预计在明年可以得到验证。

“对于初步的回收复用试验来说,市场都抱有一定期待,但也要给火箭公司一定试错的空间。这是商业航天发展的必然规律。”胡顗凯说。

龚胜平认为,先让“大运力火箭一次成功入轨”这件事跑稳,比“能不能漂亮地收回来”更紧迫。在当前大型星座迫切的组网发射需求下,行业更应关注的指标是新一代火箭的发射频次和成功率。

在国内已成立数十家商业火箭公司的背景下,对于技术研发和规模生产节奏的把握,或初步划分出市场格局。

申万投资投资总监独旭认为,明后两年是民营商业火箭的重要机遇期,“国家队”火箭产量还无法快速提升,但市场需求却在飞速扩张。一款民营商业火箭如果能同时满足运力足够大、成本足够低、稳定性和可靠性足够高的条件,就能迅速拿到订单、占有市场。走这一路线的火箭公司可能会最先跑出来,并为进一步迭代技术、大规模生产降本增效积累优势。

“高可靠发射—规模化订单—产业链协同降本”的良性循环,还将为火箭公司带来现金流和营收利润的增长,并带动产业链获得收益。

“商业航天是典型的‘三高一长’(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长周期)行业,即使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为商业航天公司打开了资本市场的大门,为其拓宽了融资渠道,但无论是在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尽早形成造血能力,始终是一条务实的路径,可为公司、产业、投资者和国家带来多赢。”独旭说。

对于未来五年的行业发展,专家建议,双轨并行桥接短期兼顾与中期目标。

第一轨聚焦产业规模化(2025至2028年),优先级最高:核心是满足星座组网的迫切需求,通过支持可靠液体火箭的标准化生产,最大化年产量,并利用沿海发射场的快速响应和高频服务,铸就高可靠性、低故障率且供应链自立的坚实基础,确保“一箭多星”发射常态化。

第二轨并行推进运营化复用(2025至2030年):其要义在于实现经济可靠的火箭复用,从当前的单次验证逐步转向完整的“回收—检测—翻新—复飞”流程,加大对维护厂房、无损检测技术和物流优化的投入,将复用次数从“飞一次”推升至数十次,构建起可持续的产业链路。(记者 刘怡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陈数:14年幸福婚姻,被赵胤胤狠狠撕碎,爱情终究还是败给了现实

陈数:14年幸福婚姻,被赵胤胤狠狠撕碎,爱情终究还是败给了现实

乡野小珥
2025-11-16 06:43:55
南海舰队:如果战斗今夜打响

南海舰队:如果战斗今夜打响

新京报
2025-11-20 14:28:21
南海打捞出日军沉船,一铁箱被焊死,切开后专家哽咽:不是人!

南海打捞出日军沉船,一铁箱被焊死,切开后专家哽咽:不是人!

大千世界观
2025-11-17 21:46:22
陈梦回应女团夺冠

陈梦回应女团夺冠

大象新闻
2025-11-20 07:42:04
妻子逼我拿30万给小舅子买车,我62岁妈妈冷静开口:过不下去就离

妻子逼我拿30万给小舅子买车,我62岁妈妈冷静开口:过不下去就离

李子木说
2025-10-29 17:39:15
刚宣布!人民币,大消息!

刚宣布!人民币,大消息!

中国基金报
2025-11-20 11:52:48
外交部:G20期间中方没有会见日方领导人的安排,请日方自重

外交部:G20期间中方没有会见日方领导人的安排,请日方自重

澎湃新闻
2025-11-20 15:22:27
禁止所有中国外交官入境,不让两岸统一,这个国家比美国还要嚣张

禁止所有中国外交官入境,不让两岸统一,这个国家比美国还要嚣张

文史旺旺旺
2025-11-19 20:52:03
李兰娟院士提醒:过了60岁,体检主要查这4大项,别随便乱查

李兰娟院士提醒:过了60岁,体检主要查这4大项,别随便乱查

宝哥精彩赛事
2025-11-15 11:51:48
难怪解放军连续出重拳,日方极力隐藏的武器,被中方发现了

难怪解放军连续出重拳,日方极力隐藏的武器,被中方发现了

凡知
2025-11-19 21:30:09
世界杯抽签分档确定:西班牙、阿根廷、法国一档

世界杯抽签分档确定:西班牙、阿根廷、法国一档

体坛周报
2025-11-20 00:26:12
吴亦凡监狱近况曝光:身染重病、夜夜痛哭!网友:这下彻底完了

吴亦凡监狱近况曝光:身染重病、夜夜痛哭!网友:这下彻底完了

华人星光
2025-11-05 11:47:53
蒋介石在日记里坦言:重庆谈判放走毛泽东,全是因为这两点!

蒋介石在日记里坦言:重庆谈判放走毛泽东,全是因为这两点!

鹤羽说个事
2025-10-25 11:44:53
第一个力挺中国的战友出现!只要日本敢出兵,立马使出一大绝招

第一个力挺中国的战友出现!只要日本敢出兵,立马使出一大绝招

凡知
2025-11-19 21:28:17
董卿的现状,老父亲后悔自责:她嫁密春雷,是我没拦住

董卿的现状,老父亲后悔自责:她嫁密春雷,是我没拦住

君好伴读
2025-09-22 12:49:18
儿子5岁离婚!厦门这夜,陈思诚和佟丽娅高调认爱,比复婚更体面

儿子5岁离婚!厦门这夜,陈思诚和佟丽娅高调认爱,比复婚更体面

丁丁鲤史纪
2025-11-17 17:59:46
南宁女子因拉网友进微信群,网友转发一篇文章后,两人遭跨省传唤

南宁女子因拉网友进微信群,网友转发一篇文章后,两人遭跨省传唤

清书先生
2025-11-20 17:07:23
对话发现南太行失联43天男子遗体的“野马”:找到离七八米的位置曾想放弃,家属要加微信兑现悬赏5万元承诺,被我拒绝了

对话发现南太行失联43天男子遗体的“野马”:找到离七八米的位置曾想放弃,家属要加微信兑现悬赏5万元承诺,被我拒绝了

极目新闻
2025-11-20 12:52:30
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城市极端缺水会发生什么?德黑兰给出答案

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城市极端缺水会发生什么?德黑兰给出答案

全城探秘
2025-11-15 16:20:03
无滤镜后,章子怡发福臃肿,柯淳又矮又挫,冰冰和蔡明傻傻分不清

无滤镜后,章子怡发福臃肿,柯淳又矮又挫,冰冰和蔡明傻傻分不清

卷史
2025-11-01 16:30:36
2025-11-20 19:04:49
新浪财经 incentive-icons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
1446799文章数 458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英伟达单季狂揽570亿美元,手握5000亿订单

头条要闻

男子开奥迪上班被婚车车队当成头车 7台奥迪跟到工厂

头条要闻

男子开奥迪上班被婚车车队当成头车 7台奥迪跟到工厂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的每一任都是大美女

财经要闻

霸王茶姬创始人将与“光伏女神”结婚

汽车要闻

换购价15.98万起 广汽丰田全新威兰达上市

态度原创

亲子
艺术
本地
房产
公开课

亲子要闻

三个孩子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都喜欢吃什么

艺术要闻

陈洪绶:花鸟册二十开

本地新闻

卖力整活儿的大湾鸡,靠疯癫成了新顶流

房产要闻

超95亿!三亚巨量资产,突然甩出!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