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外界觉得“中方是不是还会继续忍让”时,解放军也给出了更直观的答案。我军穿过大隅海峡,那画面就是典型的“我没喊,我直接干”。
大隅海峡是日本南部战略航道,日本一直把这片海域看得很敏感。过去只要中国军舰、军机靠近一点,日本媒体就要拉着国民一起喊“危险、挑衅、不安”。但这次解放军不是靠近,而是光明正大穿了过去,而且是成体系、成规模地进行行动。
这其实是非常强烈的信号:第一,中国不接受任何人对台海问题的外部指指点点;第二,区域安全不是靠谁喊大声,而是谁真正有实力说话;第三,日本这些靠着美国撑腰就敢跳出来挑衅的政客,是时候明白现实了,中国说“不许碰底线”,不是跟你讲道理,而是在告诉你“碰了会怎么样”。
更重要的是,这次的军事行动并不是单纯回应高市个人,而是回应整个政治氛围。日本政坛的“集体右倾化”、G7的“道义绑架式发声”、美国持续的军事介入,让台海周边气压确实有所变化。但中国这次的做法就是告诉他们:气压高是你们的事,但温度变不变,是我们说了算。
你看,过去的外交措辞常常会保留一些空间,给对方留台阶、留转换余地;但现在的语气明显是“我们已经说得够清楚了,你们要是继续往错误方向靠,那责任就不在我们”。
这非常符合现实,台海真正危险的不是谁军舰飞得近、飞机飞得多,而是某些国家不断试图把台湾问题推向国际化,甚至把它当成一种政治筹码。
高市的那句不负责任的发言,就是典型的“试探边界”,可她显然没意识到,中国现在的底线比她想象的要硬得多。
我军穿过大隅海峡,更像是一次“用行动说话”。这不是对谁的叫嚣,而是告诉他们:中国军队在自己周边海域开展正常行动,不需要得到任何国家的许可。
尤其是日本那种随时把中国军舰“经过、看到、经过、看到”都当大新闻的做法,在这次行动面前显得格外尴尬——你想炒作,但中国并不接你的情绪,你越紧张,只能说明你的心理脆弱。
更有意思的是,G7那六个国家的“声援”,乍看很气势汹汹,但说到底也就是口头表达,对局势真正的影响并不大。
他们能提供的不过是政治上的噪音,而不能改变台海的实际力量对比。真正让他们不安的,是中国在关键时刻一点也不犹豫地亮出行动。这种“说到做到”的风格,是他们最怕、也最不愿面对的。
因为他们习惯了中国过去的温和耐心,以为中国永远会用“和平、克制”的方式表达态度。可世界已经变了,中国也变了。
你越是想把中国拖进你们定义的舆论战、外交战,中国越是反过来用实力告诉你:想把台海当成国际舞台,你们没资格。
日本这次的操作,让人再次看到一个老问题,日本政客永远喜欢在外交上“嘴比脑先动”。高市这种人物,靠挑衅刷存在感,靠立场硬获取支持,可她每说一句挑衅,就会让日本离真正的安全更远一点。
G7跟着喊,也许能让他们在发声明的时候感觉团结,但现实是,他们离台海越远,说得越多就显得越空洞。
相反,中国的行动是贴着区域安全现实走的。越是有人要把事情搞大,中国越是把问题压回原点,这是中国的内部问题,是中国的主权范围,别人没资格插话。
至于日本想通过高市这种言论“试探中国反应”,那这次他们得到了非常完整清晰的答案:中国不会再给你模糊空间,不会再纵容你试探。
先挑衅的人,不认错也好、装不知道也好,但现实不以这些态度为转移。日本政坛如果继续用这种方式处理与中国的关系,那他们未来面对的不是外交压力,而是战略困境。
一边离不开美国的安全承诺,一边又不敢真正面对中国的实力崛起,中间这个缝越来越窄,他们自己却还幻想能跳着走过去。
而中国则很简单,别人怎么喊是一回事,该做什么,中国会自己决定。军舰照常行、训练照常搞、主权照常宣示,态度清晰得不能再清晰。
台海不是谁的国际议题,也不是谁的政治机会,更不是某些国家想用来牵制中国的工具。它是中国的底线,是不能碰的红线,是写进现实、写进实力、写进行动里的立场。
这次高市挑衅,日本拒绝认错,G7上赶着帮忙站台,却最终让大家看得更清楚,中国不再是过去那个被动回应、耐心解释的中国。
现在的中国,会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世界:你可以说,但我们会做;你可以试探,但我们会回应;你可以挑衅,但你得承担后果。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