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月大的孩子刚做完心脏手术,结果当晚就没坚持住。这事传出来后,网上立马炸了,宁波妇幼儿童医院的医生一下成了众矢之的。孩子妈妈也上网发声,质疑医院,网友的讨论跟风很快,气氛一下子变得特别激烈。
![]()
这孩子出生时本来就不是足月,提前了一个月。家里人在介绍情况的时候说,医生最初估计手术大概只需要两三个小时,但实际上孩子在手术室待了九个小时才出来。等到晚上结束,孩子没能挺过来,家属完全不能接受这个结果。手术原本就不简单,发生这种事谁家都会难过。
给早产儿做心脏手术,医生一般也不会轻易下决心。像这种有“房间隔缺损”,而且还有别的合并症的宝宝,医生其实早就预估风险。家里人之所以最后选择手术,就是病情已经不能再拖。很多网友批评医生判断不准确,但官方目前只说成立了调查组,查清楚之前也没结论。手术这种事,不是医生说做就做,每一步都有严格评估。
![]()
最近几年医患关系一直有点紧张。医生的压力其实挺大的,家长压力也不小。可出现问题后,家属直接把控诉发到网上,引来一大波批评,舆论很容易一步步升级。很多在一线的医生也很无奈,网友一边倒,医生压力随时爆表。其实家属有疑问,完全可以走正规渠道去查,病历、病例都摆在那儿,实事求是比网暴靠谱多了。
高风险的儿科手术,医生多半是站十几个小时在台上,全心想着怎么救孩子。没谁会希望病人救不回来,医生也不是神,遇到合并症和特殊情况,结果就不好说。不光是这家医院,全国做儿科心外的医生都知道这个行业压力极大,也很难保证百分百成功。每出一次事,网上的讨论就像风暴,挺让人唏嘘。
![]()
说到医学生选专业,不少人早就避开高风险的儿科。一个朋友家学医的孩子,填志愿时直接放弃儿外科,说压力大,还经常被骂。即便毕业了,年轻人也更愿意选压力稍小一点的岗位。儿科医生本来就不多,这种事情频发后,越来越少有人敢碰。
头条里面大家吵得最凶的还是“医疗事故”这块,但现在调查还在继续。等有了结论,才能看到事情到底怎么回事。家属的伤心和愤怒可以理解,但对医生来说,这一波言论和网暴留下的压力也不是一句话能说清。
![]()
其实,不管医生还是病人家长,大多数都希望结局圆满。只不过现在网络发达,遇到事大家都喜欢在网上说,医院的医生压力也是一天比一天大。以后想在医院做高风险科室的人,大概率会更少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