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常被视为照亮他人的蜡烛,被赋予了崇高的期望。然而,这个被“神化”的职业背后,从业者也是普通人。当现实与理想出现落差,发生在个别教师身上的故事,往往令人心痛。今天要说的这件事,尤为惨痛,望所有人引以为戒。
![]()
今天早上吃饭时,我在快手刷到张老师发的一段视频,标题叫《白跑一趟》。视频里讲的是她为了自己的案子,特意在“接待日”去了法院,结果扑了个空——接待室里根本没人。
后来她好不容易联系上一名年轻法官,对方只简单回了一句:“下周再来吧。”
我也去翻了这位视频发布者的其他内容。她叫张艳春,是吉林省的一位老师,教龄30年,后来被“双开”。看了她几段视频,再结合评论区知情网友的留言,我对她的遭遇有了大致了解,心里挺为她感到惋惜的。
她因犯“帮信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开除公职。事情起因是她用自己的工资卡帮一位“朋友”转账63万元,对方给了她6000元作为好处费。然而她并不清楚,这笔钱实际上是电信诈骗所得。她客观上成了诈骗分子的“洗钱帮手”,这也是典型的因不懂法而触法的案例。
![]()
吉林张艳春老师
在整个事件中,最致命的一步是:她在没有设法证明自己也是受害者的前提下,就草率地签了字、“认了罪”。这个签字如同一道分水岭——警方随之停止了对她“被骗”可能性的调查,案件流程迅速推进,判刑与双开的结局也就此注定。
![]()
吉林被双开的张艳春老师
看着张老师眼中含泪讲述自己因帮信罪被判刑、被双开的经历,实在令人唏嘘。
她的遭遇,为我们每一个人敲响了警钟:
别为小利失原则:人可以善良热心,但必须守住底线。那位“朋友”转她63万,给她6000元“好处费”,若她当时能不为所动、坚持原则,就不会卷入这场官司,更不会赔上自己的后半生。
事若反常必有妖,贪小便宜终会吃大亏——这话,我们每个人都应牢记于心。
看到张老师在快手直播中憔悴的模样,头发花白,容颜苍老,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她的无助与悔恨——这位从教30年、本该安享晚年的老教师,却因一念之差,余生尽毁。
她反复强调自己“不是一个坏人”,开直播也不是为了“洗白”,说自己只是“犯了一个错”,“一步错步步错”才落到这般境地。
但我想对她说:你这是犯法,不是犯错。
“犯错”是忘记锁门、算错数字;“犯法”是触犯了国家强制性的行为底线。法律是社会运行的铁律,不会因个人动机而改变性质。你帮诈骗分子转移赃款,无论是否知情,客观上已成为犯罪链条的一环。
你说你这双拿了30年粉笔的手,现在要拿起新的“教具”——用自己血淋淋的教训警示世人。这个初衷值得肯定,但前提是必须真正认清行为的本质:不是“运气不好”,不是“遇人不淑”,而是因为贪图那6000元的好处费,漠视了法律红线。
从你到那个为1.6万元运费就敢跨省取毒件的大学生,你们的故事有着惊人的相似:都在“异常”的利益面前选择了铤而走险,都以为“帮个小忙”无所谓,最终却付出了一生的代价。
人生路上陷阱密布,警钟必须长鸣:
勿以恶小而为之——再小的违法犯罪也是犯罪;
人可以善良,但绝不能贪心——贪心会让善良失去底线;
认清“犯错”与“犯法”——前者可以改正,后者必须伏法。
希望你真正明白:用惨痛经历警示他人固然有意义,但直面自己“为何会犯法”,比强调“我不是坏人”更重要。
![]()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张艳春老师
看了张艳春老师的《白跑一趟》《戴罪之身》这些视频,心里一直放不下。说实话,在动手写这篇之前,我还特地去网上搜了“吉林省张艳春老师 帮信罪 最新判决”,可惜什么都没搜到。
现在就是很关心,也不知道张老师的案子最后能不能“翻”过来,法院会怎么判。
要是有了解情况、知道进展的朋友,欢迎在评论区里说一声——提前谢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