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圈子里的人(短篇小说)

0
分享至



昌阳城东河旁边公园树下,每天上午九点过后,便会有几个身影陆陆续续地出现,开始他们日复一日的“聚谈”。

这个圈子很固定,就五个人:老吴、老袁、老宋、老位,还有老关。

在这个小小的生态圈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像棋盘上的棋子,泾渭分明。

老吴退休前是某局的副局长,嗓门最大,说话的时候,总带一股不容置疑的权威感,他自然是圈子里的“领头羊”,几个人说话时的话题走向,几乎全由老吴掌控。

老袁以前是学校的政教主任,说话慢条斯理,却总爱挑别人话里的毛病,像个永远在线的“纠错机”。

老宋做过企业的厂长,一身江湖气,他最喜欢吹嘘自己儿子在大城市混得多好,显得非常得意。

老位是几个人里最沉默的,但却总在关键时刻附和着老吴的话题,就像一个安分的“应声虫”。

而老关这个人,绝对是这个圈子里最特殊的存在,他就是那个可以被随意拿捏的边缘人物,像极了一件摆放在角落的旧家具,谁路过都能顺手摸一把,甚至踢一脚,没人觉得不妥。

老关的存在,仿佛就是为了给其他人的聊天增加点“乐子”,或是充当一个随叫随到的“跑腿”。

这天,老吴刚坐下,喝了口自带保温杯里的茶,瞥见老关乌黑的眼眶,当即开口问:“老关,怎么黑眼圈这么厉害,是不是没有了老婆睡不着觉?”他的声音带着戏谑,并且听起来就像是在训斥一个不听话的晚辈。

话一说出,老袁、老宋和老位立刻哄笑起来,气氛瞬间活跃了不少。

老袁放下手里的扇子,摇着头补充:“我看不像,老关昨天去理发了是吧?瞧这精神头,蔫巴巴的,理个发跟干了啥坏事似的,虚了?”

老关在石桌的最边缘坐着,使劲佝偻着背,正想解释昨晚可能是风扇吹多了有点感冒,没睡好,可还没来得及说,老宋就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哎呀,管他啥原因,老关就这样儿,走路怎么背那么弯,勾着头,想看看地上有没有钱啊?我说老关,你闺女给的钱还不够花?”

听了此话,老关背似乎更弯了些,脸上挤出了一点讨好的、谦卑的笑,笑里却没有丝毫怒气,只有一种习以为常的顺从。

晨练的老太太们都忍不住为老关摇头叹气:这老关,怎么就这么“软”呢?有人甚至生出一股想扇他一巴掌的冲动,恨其不争。

在这个圈子里,老关的意见从来都不被重视,除非实在没人说话,否则无论他说什么,其他四个人都可以随意打断,他们似乎早已达成了某种无声的共识:老关的话没有任何参考价值,他存在的意义,就是倾听和被调侃。

指使老关干活,更是成了理所当然的事。

每当这时,老关总是“哎哎”地应着,小跑着去完成,毫无怨言。甚至在完成之后,他还会带着那标志性的讨好笑容,看看这个,瞅瞅那个,仿佛在等待一句根本不会到来的表扬。

很多人都想不通,老关怎么会在这样一个圈子里“委曲求全”,论经济条件,老关并不差。他有两个女儿,一个在香港做金融,年薪百万,一个在厦门开公司,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两个女儿都孝顺,每个月都会准时给老关打钱,少则几千,多则上万,老关自己的退休金每月也不少,在这个消费水平不高的小城里,足够他过得体面,他的房子是十几年前买的电梯房,一百二十多平,宽敞明亮,南北通透,根本不愁吃喝住行。

论年纪和资历,老关七十五岁,在五个人里排第三,不算最老,也不算最年轻。他退休前是一家机械厂的技术员,虽说不是什么大官,但也是凭技术吃饭的,当年在厂里也算小有名气。

可就是这样一个条件不算差的老人,在这个圈子里活成了一道影子,一个可有可无的点缀。所有的风光、侃侃而谈、挥斥方遒都与他无关,那种距离感,就像小县城里的人想象华盛顿的白宫一样,遥不可及。

想不明白的人,最后只好用一句“老关活得猥琐”给自己找个台阶下,仿佛这样,一切就有了合理的解释——他天生就是个“软骨头”,就该被人拿捏。

当其他人高谈阔论,从国际局势聊到俄乌冲突,再从美国的总统选举扯到菜市场的猪肉价格时,老关要么安静地听着,像是在发呆,要么就眯缝着眼睛,靠在椅背上晒太阳,像一尊入定的老僧,与周遭的喧嚣隔绝开来。

只有当某个人想寻找听众,却发现没人专心听他说话时,老关才会被“想起”。

比如老宋,每次吹嘘自己儿子在上海买了多大的房子、开了多好的车时,如果没人搭话,他就会不满地提高声调,对着老关叫喊:“老关!嘿!老关!睡着啦?听我说啊!我儿子上次给我买的那个按摩椅,一万多呢!”

老关便会一个激灵,仿佛做错事被老师点名的小学生,忙不迭地坐直身体,腰板挺了挺,却又在瞬间垮了下去,摆出仔细聆听的姿态,连连点头:“听着呢,听着呢,你接着说。那按摩椅肯定舒服,一万多的东西,就是不一样。”

有时候,听了半天,或许是被话题触动,老关会小心翼翼地、试探性地插一句话,声音不高,语速也慢。

如果恰巧没人注意,或者话题不敏感,没有人立刻驳斥他,老关脸上就会流露出一种短暂的得意。

但这种得意往往持续不了几秒钟,只要老吴皱着眉头,不屑或者不耐烦地开口:“你什么水平,看问题那么臭!”“行了行了,别打岔,我们正说正事呢。”老关的话便会像被瞬间关紧的水龙头,戛然而止,没有丝毫滞涩,也看不出任何不满与怨愤。

老关会立刻闭上嘴,低下头,像是刚才什么都没说过,背又佝偻了下去,变回那个安静的、不起眼的影子。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着。

公园树下的笑声和调侃声中,老关的讨好笑容从未变过。

直到那次计划已久的香港之旅,打破了这个小圈子固有的平衡。

圈子里的五个人都是退休干部,有钱有闲,儿女也都不用操心,便想着出去见见世面。

几个人商量了好几次,最终把目的地定在了香港,那个在电视里总是灯红酒绿、高楼林立的国际化大都市,对他们这些一辈子待在小县城的老人来说,充满了诱惑。

老吴主动牵头,联系了旅行社,办好了通行证。

出发那天,五个人穿着崭新的衣服,背着鼓鼓囊囊的背包,像一群第一次出门的孩子,既兴奋又紧张。

他们随着旅行团,在导游的催促下,懵懵懂懂地踏上了香港的土地。

走出机场,眼前的一切都让他们惊呆了。

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像一根根插入云霄的巨柱,马路上的车辆川流不息,人行道上的人群步履匆匆,没有人愿意停下脚步闲聊……

这一切都与江南小县城的慵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他们有些无所适从。

导游举着小旗子,用带着浓重粤语口音的普通话,不停地催促着:“大家快点,跟上队伍,我们下一个景点是维多利亚港!”

“别掉队了,香港人多,丢了不好找!”

他们像一群被赶上架的鸭子,跟在导游身后,走马观花地看了浅水湾、太平山、黄大仙祠,每到一个景点,都是匆匆拍照,匆匆离开,根本来不及细细感受。

老关的动作总是慢半拍,集合时常常是最后一个到,上下车也比别人迟缓。

自然,老关又成了大家一路上开玩笑的最佳素材。

队伍前面的老吴回头打趣道:“老关,快点啊,是不是被香港的洋妞迷住了,挪不动脚了?”

老宋也外揶揄他:“老关,你这速度,咱们今天的行程怕是要完不成了。”

老关依旧是那副好脾气的样子,赔着笑,加紧几步跟上队伍,背显得更驼了。

旅程的第五天,是离团自由活动,来时是统一的团队行动,有导游带着,不用操心路线和交通,但回去时,大家却各有打算,都想多玩几天再回县城。

“这次出来,下次就不知道还行不行了。”老宋说得有点伤感,引来一片唏嘘。

人老了,对“最后一次”总是格外敏感,仿佛每一次出门都可能是人生的最后一次远行。

然而,一离团,当他们真正站在这座庞大、陌生而高速运转的城市街头时,五个人全都傻眼了。

旅行大巴和导游像一层安全的保护壳,突然消失了,眼前是望不到顶的摩天大楼,纵横交错、标志不清的街道,风驰电掣般驶过的车辆,以及行色匆匆、无人愿意驻足的路人。

香港,瞬间从明信片上的华丽影像,变成了一个令人迷失和心慌的 水泥森林。

他们站在熙熙攘攘的弥敦道旁,看着红绿灯频繁切换,车流人流如同潮汐般涌动,却感觉自己像被遗弃在孤岛上的孩子,一片茫然。

试图辨认路牌,上面是密密麻麻的繁体字和英文,根本看不懂,想找人问路,可张口就是带着江南口音的普通话,对方要么摇摇头走开,要么说的粤语他们一句也听不懂,出租车倒是不少,可看着车顶那飞速跳动的计价器,几个人都肉疼,在小县城里,十块钱能坐遍半个城,可在香港,起步价就要二十多,实在舍不得。

“这往哪儿走啊?”老袁挠着头打破了沉默。

他手里拿着一张旅游攻略,上面的景点介绍看得他头晕眼花。

“不是说有个什么庙很灵吗?在哪儿呢?我还想给我孙子求个平安符。”老位四处张望,满是焦急。

“我看,要不咱们就在这附近转转算了?找个商场坐一会儿,喝点东西,下午就回酒店。”老宋打起了退堂鼓。

老吴拧着眉头,试图拿出当年做副局长的决断力,掏出手机,打开地图APP,可屏幕上的线路像一团乱麻,根本看不懂:“这地图也看不明白啊……”他嘟囔着,在屏幕上胡乱点着,越点越烦躁。

就在气氛越来越焦躁,无助感像潮水般快要淹没这个小团体时,一直沉默地站在边缘,勾着头的老关突然抬起了头,其他四个人都下意识地看了过去。

那一刻,老关脸上那种惯常的卑微和茫然褪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异的镇定和光亮。

他的眼神不再浑浊,而是变得锐利起来,带着一种笃定的力量。

老关清了清嗓子,声音清晰有力地说:“大家听我的。”

另外四人齐刷刷地转过头,惊讶地看着老关。

老吴的眉头皱得更紧了,老袁放下了手里的攻略,老宋挑了挑眉,觉得不可思议,老位则挠了挠头,一脸疑惑。

他们从未想过老关会用这样的语气说话,不是讨好,不是顺从,而是一种不容置疑的指令。更让他们惊讶的是,老关的背似乎在这一刻挺直了一些,不再像往常那样佝偻着。

“我来过香港几次,看我大女儿,对这里还算熟悉。”老关的语气里没有丝毫炫耀,他只是陈述一个事实:“我带你们游玩。”

老吴几人面面相觑,从对方眼中都看到了惊讶、怀疑,但更多的是绝处逢生的希冀。

他们在这座陌生的城市里,就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此刻的老关,无疑是他们唯一的救命稻草。

“你真认识路?”老宋将信将疑地问,他还是第一次用这种试探的语气对老关说话。

“总比我们像无头苍蝇乱转强。”老袁务实地说。

老吴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点了点头,说:“那,老关,你带路吧,大家跟紧了,别走散!”

没有人反对。

权力结构,在异乡的街头,在所有人都未曾察觉的情况下,发生了微妙而彻底的逆转,那个在小县城里被随意拿捏的边缘人物,此刻成了这个小团体的核心。

“前面绿灯亮了,我们抓紧时间过这个马路。”老关观察着车流,扫视着路口的信号灯,然后果断地一声令下,不再是商量的口吻,而是明确的指令。

其他四个人,包括之前最咄咄逼人的老吴,都下意识地紧跟在他身后。

老关健步走在最前面,不再像往常那样慢吞吞的,每一步都踩得很扎实,那个在县城里总是蔫巴巴、弯着腰的身影,此刻竟有了几分将军带领士兵穿越战场的风采。

“那边是佐敦地铁站,我们去坐地铁,又快又方便,还不堵车。”老关指着不远处一个蓝色的标志,他的声音不大,却有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

“地铁?咱们都没坐过啊。”老宋有些发怵,他在小县城里连公交车都很少坐,更别说地铁这种“高科技”的东西了。

“跟着老关就行。”老吴这次毫不犹豫地站在了老关这边。

“就是啊就是啊,听老关的。”老袁和老位也随即附和,他们看着老关自信的背影,心里的不安渐渐消散了。

老宋讪讪地闭了嘴,脸上有些挂不住,他刚才还在质疑老关,现在却被老吴抢白,这让他有些尴尬g但他也没再反驳,只是默默地跟在队伍后面。

来到地铁站,面对复杂的线路图和一排自动售票机,几个人又犯了难。

站台上人来人往,每个人都步履匆匆,没有人注意到这几个手足无措的老人。

“到哪里买票?我去买!”老宋试图重新表现自己的积极性,挽回点颜面,他快步走到自动售票机前,伸手想去按屏幕,却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地铁不是人工售票,是自动售票机电脑售票,”老关熟练地走到一台机器前,语气平静地解释道:“要按准我们要去的站点,自己准备港币硬币或者小额纸币。”

“你不会就不要瞎掺和,让老关来吧。”老吴毫不客气地抢白老宋,语气和之前在县城里抢白老关时如出一辙。

“就是啊就是啊。”其他人再次附和,默契得仿佛排练过。

老宋的脸瞬间涨红了,尴尬地退后两步,把自己藏在了人群后面。

这一刻,老关俨然成了绝对的核心。

大家簇拥在老关身边,看他熟练地在触摸屏上按着站点名,投入硬币或纸币,机器吐出单程票卡,他一套动作行云流水,从从容容。

“来,一人一张,拿好了。”老关分发着票卡,然后像个进行战前动员的老兵,严肃地交代注意事项:“都注意看,入站的时候,要把卡塞进入卡口,那个小闸门开了就快速通过,进去后记得把卡从另一边取回来,等会出站还要用,丢了就麻烦了。还有,上下车速度一定要快,地铁停靠时间短,一般就一分钟左右,可不像我们那儿的公交车可以慢悠悠等人。”

他一边说,一边示范。

过闸机时,老关敏捷地刷卡进入,然后回头看着其他人笨拙地操作,偶尔有人卡住,他还会出声指导:“老位,票面朝上。”

“老袁,别急,等前面的人过去你再刷。”

进入站台,老关带着大家站在正确的候车区。当地铁呼啸着进站时,他指挥着大家按顺序上车,提醒注意脚下缝隙。

车厢里,老关指着线路图,告诉大家下一站是哪里,什么时候该准备下车。

老关这个在县城圈子里被视为“什么都不懂”、“水平臭”的人,在香港的地下世界里,却展现出了惊人的适应力和领导力,仿佛注射了强心针,意气风发,精神十足,每一个指令都清晰明确,每一个判断都准确果断,没有谁敢再反对他的意见,就连老吴,也只是默默地跟着,偶尔问一句:“老关,下一站是尖沙咀吧?”用的是求证的语气,而非质疑。

他们坐着地铁,逛了黄大仙祠,去了星光大道,看了维多利亚港的夜景。

老关不仅熟悉交通,还能说出一些景点的典故,推荐性价比高的茶餐厅,他点菜时,不再畏畏缩缩,而是挥洒大气,边看菜谱边念,征求大家意见也只是走个过场,带着一种“我知道什么最好”的自信。

大家客气地说:“老关,别点那么多,浪费。”

老关不以为然,手一挥:“难得来一次,只要大家高兴,钱算什么?吃不完打包!”

上菜了,他不时给这个夹菜,叫那位多吃,照顾得周到妥帖,俨然东道主的姿态。

旅程的最后一天,老关在香港的大女儿和女婿特意从澳洲出差间隙赶回来,做东请大家吃了一顿丰盛的告别宴。

席间,女儿女婿举止得体,谈吐不凡,对老关更是体贴入微,这让老吴几人再次暗自咋舌,对老关的观感愈发复杂。这个一直被他们瞧不起的“糟老头子”,似乎藏着他们从未真正了解的一面。

回到县城,已是傍晚。

大家旅途劳顿,下了接驳的中巴,便各自归家,约定第二天再聚。

第二天中午,熟悉的五个人又出现在了常去的那家小饭馆,那场面,那气氛,和去香港前一模一样。桌子、椅子、餐具,甚至连空气里弥漫的油烟味,都一如既往。

“服务员,点菜!”老关似乎还沉浸在昨日的角色里,主动拿过了菜单。

他刚照着菜单点了两个香港吃过的、大家当时都说好的菜,一个虾饺皇,一个蜜汁叉烧肠粉,老宋就开口了,语气是熟悉的、不耐烦的调侃:“哎,老关,看你那水平,点的什么菜!这虾饺皇咱们这能做正宗吗?叉烧肠粉,腻不腻啊?还是我来吧!”

说着,几乎是从老关手里拿过了菜单。

老吴也不客气,凑过去指着菜单:“点个青椒炒肉,实在,再来个红烧鱼块。”

老袁和老位也跟着附和:“对对,还是家常菜好吃,那香港菜偶尔尝尝鲜还行。”

点菜权轻易地被剥夺,老关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只是那抹熟悉的、讨好的笑容又回到了脸上,背也下意识地弯了下去。

吃菜,喝酒,话题很快热络起来。

大家聊着香港的见闻,但话题总是巧妙地绕开老关在那几天的“权威”表现,转而谈论起香港的物价、拥挤,以及他们买的“正牌”整肠丸多么有效。

老关试图插话,想分享一下坐地铁的心得,刚说起“香港地铁其实很方便……”,老吴就立刻打断了他,接过了话头:“方便是方便,就是人多!还是说说我那整肠丸吧,真是好东西,我这老胃病……”

老关的话再次像被瞬间停住,他默默地夹了一筷子青椒放进嘴里咀嚼着,眼神重新变得浑浊而温顺。

话题依旧绕不到他那里。

偶尔,大家看到老关沉默的样子,又会习惯性地拿他开涮。

“老关,怎么了?从香港回来,魂丢那儿了?看你那脸色,又蔫巴了。”

“是不是想念当领导的感觉了?哈哈。”

“老关,走路怎么背又弯回去了?这才几天,又想勾着头看看地上有没有香港带回来的硬币啊?”

一阵哄笑。

老关没有反驳,脸上甚至配合地挤出那抹让熟悉他的人感到憋闷的、讨好的笑容,他的背在众人的调侃声中,仿佛承受着无形的重量,一点一点地,更加弯曲地佝偻了下去。

阳光依旧暖暖地照着,小饭馆里人声嘈杂。

这个小圈子恢复了它固有的秩序,仿佛那场遥远的香港之旅,只是一场短暂而离奇的梦,风光的华盛顿再次变得遥不可及,老关,也依旧是那个点缀在圈子边缘,谁都可以拿起来开涮,又可以随意放下的——提线木偶。

或许,对于老关而言,在香港那几天的“权威”和“自由”,就像一口深井里偶然照进的一缕阳光,虽然短暂,却足以让他用余下的、漫长的“正常”时光,去反复咀嚼和珍藏。

而这一切,圈子里的其他人,永远不会懂,也无需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琉球之后,轮到苏禄国复国了,否则,何以告慰为反殖民牺牲的先辈

琉球之后,轮到苏禄国复国了,否则,何以告慰为反殖民牺牲的先辈

历来纵横
2025-11-17 16:46:53
全剧终了?高市已“举白旗”,不会再乱谈台海问题,马英九没说错

全剧终了?高市已“举白旗”,不会再乱谈台海问题,马英九没说错

混沌录
2025-11-20 00:11:03
难受!四年级的娃,因为甲流没有住院,没了

难受!四年级的娃,因为甲流没有住院,没了

蝴蝶花雨话教育
2025-11-18 10:35:44
七国集团给日本撑腰,对中国连划“五道红线”,解放军已被迫亮剑

七国集团给日本撑腰,对中国连划“五道红线”,解放军已被迫亮剑

桑启红原
2025-11-16 14:35:33
1964年,毛主席请王进喜吃大餐,12道菜端上来,王进喜:没吃饱

1964年,毛主席请王进喜吃大餐,12道菜端上来,王进喜:没吃饱

鹤羽说个事
2025-11-11 15:56:42
严重违纪违法,张富伦被开除党籍

严重违纪违法,张富伦被开除党籍

鲁中晨报
2025-11-20 07:51:04
泰王访华实属无奈?开口就是三大需求,中国不会轻易松口

泰王访华实属无奈?开口就是三大需求,中国不会轻易松口

古事寻踪记
2025-11-17 07:28:16
英伟达的好业绩,是小米的坏消息

英伟达的好业绩,是小米的坏消息

36氪财经
2025-11-20 19:30:19
炸裂!CBA老牌劲旅或解散,球队全体成员向篮协递交联名信讨薪

炸裂!CBA老牌劲旅或解散,球队全体成员向篮协递交联名信讨薪

林子说事
2025-11-20 00:50:23
一夜负债200亿?电动车巨头轰然倒塌:终于活成贾跃亭信徒

一夜负债200亿?电动车巨头轰然倒塌:终于活成贾跃亭信徒

蔡蔡说史
2025-11-15 05:12:34
白左魔法失灵,极右翼浪潮席卷欧洲

白左魔法失灵,极右翼浪潮席卷欧洲

靓仔情感
2025-11-19 08:34:51
一位7年护工自白:只要老人进了养老院,九成以上就再也回不了家

一位7年护工自白:只要老人进了养老院,九成以上就再也回不了家

小怪吃美食
2025-11-14 08:01:04
炸裂!哈佛前校长和中国女经济学家的瓜

炸裂!哈佛前校长和中国女经济学家的瓜

麦大人
2025-11-19 15:43:33
母亲是著名演员,父亲上亿家产,他却跑龙套10年,终成实力派

母亲是著名演员,父亲上亿家产,他却跑龙套10年,终成实力派

白面书誏
2025-11-18 18:33:41
萧旭岑重申郑丽文两岸路线,支持两岸统一,但主张“一国两区”

萧旭岑重申郑丽文两岸路线,支持两岸统一,但主张“一国两区”

黑鹰观军事
2025-11-19 19:21:52
陈家政32+6,山东13分大胜进决赛,与广东争金,巩晓彬想夺冠难啊

陈家政32+6,山东13分大胜进决赛,与广东争金,巩晓彬想夺冠难啊

萌兰聊个球
2025-11-19 22:11:26
章泽天在英国和一帮富商共进晚餐,她的打扮一言难尽,肋骨外翻。

章泽天在英国和一帮富商共进晚餐,她的打扮一言难尽,肋骨外翻。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1-07 12:39:22
柬埔寨女子劫囚后续:记者丢饭碗,女子身份曝光,评论区三观尽毁

柬埔寨女子劫囚后续:记者丢饭碗,女子身份曝光,评论区三观尽毁

奥字侃剧
2025-11-20 18:08:24
媒体人:四川男篮在全力推动股权转让;已向中国篮协申请延期准入评估

媒体人:四川男篮在全力推动股权转让;已向中国篮协申请延期准入评估

懂球帝
2025-11-20 15:00:09
欠债166亿,顶流脱衫下乡了

欠债166亿,顶流脱衫下乡了

陈天宇
2025-11-19 00:10:33
2025-11-20 22:15:00
双色球的方向舵
双色球的方向舵
一夜暴富不是梦
491文章数 736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陈洪绶:花鸟册二十开

头条要闻

摄影师拍的照片被视觉中国告侵权还收到威胁 法院判了

头条要闻

摄影师拍的照片被视觉中国告侵权还收到威胁 法院判了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的每一任都是大美女

财经要闻

揭秘三体公司原CEO许垚投毒杀人案始末

科技要闻

马云发话了:冲第一

汽车要闻

AI驱动内容营销新纪元 2026网易年度新车总评榜揭晓

态度原创

教育
健康
亲子
游戏
艺术

教育要闻

期末必考!中考常考!九上物理电功率必考题型,初学者几乎全错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亲子要闻

重庆知名幼儿园爆雷后:负责人已被批捕,接收方收餐费遭反对

《四海兄弟:故乡》推出“自由模式”免费更新

艺术要闻

陈洪绶:花鸟册二十开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