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不到一个月,高市早苗就在众议院把“台湾有事”说成可能触发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的条件,并点名如果对方用武力,这就可能构成所谓的“存亡危机事态”。
![]()
那番话一出,意思很明白:日本把自己放到了一个可能参与台海冲突的门槛上。现场回放很容易找到——她在回答议员时,把“对方使用武力”的情形和日本现行的安全法联系起来,直接把事态的界定往极端靠。说白了,不是含糊其辞的摆态度,而是把“台湾有事且伴随武力”当成启动集体自卫权的触发点。党内一部分老资格、保守派人物对这种表态拍手叫好,外面看的人倒吸一口冷气,觉得这在中日关系和地区安全里投下了一个不小的变数。换句话说,这话把日本介入的可能性从“不确定”推向了一个更清晰的选项。
接下来的反应也能看出端倪。国内保守派、一些资深议员觉得这是摆脱战后束缚的好机会,麻生太郎、安倍晋三这样的声音支持并不令人惊讶——他们长期站在强化防务、修宪的一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安全圈立刻把这当成挑衅信号看待,警惕性瞬间提升。美国方面则相对克制,公开没有立刻宣布会以武力介入,态度保持审慎。
![]()
把这个事往前拉一拉看,不是突然冒出来的。高市不是无缘无故提出这套话术;安倍一脉早就把“台湾有事”放进日本安全讨论里了。安倍年头开始不断提到台湾,目的就是把台海问题纳入日本的国家安全话题。现在高市上来,把这些话具体化,把政治话语和可触发的法律条款连接起来,说明政治操盘手们已经把一套选项摆在桌面上,等的就是法律和舆论往那边配合。
理解“存亡危机事态”这四个字,要拉回历史去看看。不少人对这词有敏感记忆——过去日本的军国体制经常用“国家存亡”来包装危机,进而为扩张找理由。明治以来、甲午、日俄战争,到对华侵略扩张,再到太平洋战争,官方话语经常把国际眼前的问题说成“存亡问题”,以便动员社会、调动资源。二战后的日本在美军占领下被裁军、改制,但社会里一些结构性因素并没有彻底被切断。朝鲜战争又让美方推动日本恢复工业,随后几十年日本靠经济复苏获得了新的国际地位。那过程中,对过去侵略的反思和清算并非一气呵成,一部分政治精英和民众对历史的态度一直比较复杂,这也为后来某些政治路线提供了温床。
![]()
把目光放回现实军事面,今天的中国和上世纪不一样。人口、现代化军力、核能力、远程精确打击手段,都让中国具备了更大的战力投射能力。眼下的武器系统、反舰弹道、各类无人装备等,让任何外来介入的门槛和代价都变高。美国虽然长期把台湾看成制衡中国的一环,但它对会不会以武力介入一直没有给出绝对承诺。日本如果想单方面或主导介入,一方面要面对没有美军完全支持时的现实困难,另一方面还要考虑驻日美军基地可能被牵连进来,成为攻击目标。
历史上,美国对日本的石油禁运被视为触发日本决策的一环,当时日本把外部压力解释为“国家面临存亡”,最后走向更激进的军事选择并与美英开战。把“存亡危机事态”这种历史味很浓的说法带回现代法律和政治语言里,自然会让邻国紧张:这等于是把非常态的军事选项用法律说成可能被启动的程序。把外交争端这种事用制度化的方式变成能启动武力的理由,风险显而易见。
国内政治的算盘也不简单。对不少保守派而言,参与台海事务不只是地缘政治,还是“国家正常化”的试金石:通过实际行动来争取更大军事自主,甚至为修宪、扩军找到舆论基础。把台海当作试验场,既能煽动民族主义情绪,又能为改变战后体制寻找动力。但这种把历史情感和现实冲突捆绑走,很容易把政治游戏变成难以收手的军事现实。议会里一番口头争论,说干就干的话并不现实;一旦扣动扳机,后果可控性远比想象小。
美国在这其中的位置非常关键。日本若动作过快,或者考虑重新走一些更极端的路线,美国得有自己的考虑。美国既是日本的防务支撑,也是驻军的一方。任何日本试图大规模单独介入的计划,都难以绕开驻日美军的存在。美方既不想轻易把基地和兵力放到被第一波打击的位子上,也不希望快速演变成美中直接对抗。如果没有美方明确的支持或介入,东京的冒进会带来孤立和战略尴尬。
从地缘政治到法律,历史情绪到国内政治诉求,这些线索在高市的一句表态后开始交织。把“存亡危机事态”这种带有历史重量的词拉进现行法制的讨论,是在用老掉牙的话术配现代的法律和舆论。看上去像是老剧本在换场,但现在的舞台、观众和武器都换了,后果可能完全不一样。
如果真发生台海冲突,并且出现“对方使用武力”的情况,日本要启动集体自卫权,首先必须对事态是否达到法律标准下结论,然后还得跟美方坐下谈能不能配合,国内还要走一系列法律和程序。每一步都有摩擦点:议会和民意会不会配合,美方战略会不会支持,如何界定中国的行为是否到达所谓“存亡危机”的门槛,以及自卫队能不能在后勤、持续作战方面撑住。没有这些环节都理顺,嘴上说的介入意愿很难变成真实行动。
民心这头也有拉力。一部分日本人对中国有警惕,希望国家更强硬;另一部分还背着战争的影子,不想再卷入大规模冲突。政治家在这两股民意之间摇摆,用法律和话语去制造“合法性”,其实是在打一场复杂的政治牌局。高市的话不是孤立的宣言,而是放在一连串动作里的一个节点——法律语言、党内支持、历史叙事、对外政策共同形成一种推进的推动力。
按现在的态势向前走,若台海局势在短时间内升级,判断和决策的窗口会非常短。日本是否介入、怎么介入、能不能获得美方的军事和情报支持,都将在极短时间内决定。日本自卫队单独行动的后果不容小觑;若美方迟疑,局面可能演变成更复杂的多方冲突。对普通人来说,这些抽象的政治词汇背后就是最实际的危险:谁按下那个启动键,谁背负后果,时间不等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