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诸葛亮和司马懿,估计没人不争论谁更厉害吧?小说里诸葛丞相把司马懿耍得团团转,但正史里俩人的路子,可完全不一样呀。一个开局顺风顺水,一个一路逆风翻盘,最后却以一种谁也没想到的方式收场,这事儿想想还挺有意思的。
![]()
早期的起点:一个天胡,一个逆风
司马懿比诸葛亮大两岁,按说也算是同辈人,但俩人的起点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司马懿家是正经的官宦世家,祖上好几代都在朝廷做官,高祖是征西将军,曾祖、祖父都是太守,父亲还是京兆尹,手里有权有势。他还有七个兄弟,个个都有出息,因为表字里都带 “达”,被人叫 “司马八达”,司马懿排行老二,字仲达。
那时候的司马懿,年纪轻轻就被大人物看中,尚书崔琰说他比自己哥哥还厉害,南阳太守杨俊也夸他是 “非常之器”。这名气一出来,十里八乡都知道有这么个英才,不过也招了麻烦,有人想害他,还好有朋友胡昭拼命保护才躲过一劫。
![]()
诸葛亮这边可就惨多了,三岁没了妈,八岁没了爹,只能跟着叔叔诸葛玄过日子。诸葛玄在袁术手下当官,被派去当豫章太守,结果朝廷不认可,另派了人来,诸葛一家只能四处漂泊,最后去荆州投奔刘表。那时候的诸葛亮,就是个没人知道的外来人,跟司马懿比,简直是天上地下。
诸葛玄后来也去世了,诸葛亮就隐居在卧龙岗,平时就跟几个好友聊聊天,谁也没想到这个隐居的年轻人,后来能影响天下格局。
![]()
中期的选择:一个被迫出山,一个主动择主
时局动荡的时候,司马懿名声在外,曹操早就想请他做官了。可司马懿不喜欢曹操,觉得他是篡汉之辈,就装病在家,说下不了床。曹操一开始没强求,可到了 208 年,曹操当了丞相,直接下了死命令,再不出来就送大牢,司马懿没办法,只能乖乖出山。
不过曹操也没真重用他,就让他给儿子当老师,先是曹冲,曹冲死了又跟了曹丕。曹丕跟着司马懿学,进步特别快,曹操高兴归高兴,心里却犯嘀咕,觉得司马懿太厉害,还有 “鹰视狼顾” 之相,怕曹丕以后管不住他,还特意叮嘱曹丕要防着点。
![]()
诸葛亮这边,是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出来的。那时候刘备啥也没有,地盘小、军队少,可诸葛亮也没嫌弃,一出来就给刘备献了 “隆中对”,帮着他一步步站稳脚跟。俩人也算是互相成就,没有刘备的完全信任,诸葛亮的才华也没地方施展,没有诸葛亮,刘备估计也成不了三分天下的霸主。
为啥司马懿明明有才,曹操却不重用?我也不知道,可能就是帝王的猜忌吧,毕竟太有本事的人,有时候反而让人不放心。
![]()
后期的较量:一个拼命,一个熬着
襄樊之战的时候,关羽打得曹操都想迁都了,这时候司马懿站了出来,建议曹操联合孙权一起对付关羽。这可是他第一次被曹操采纳计策,结果效果出奇的好,襄樊守住了,关羽也被杀了,蜀汉和东吴的关系也彻底破裂,诸葛亮的 “隆中对” 计划只能被迫调整。
后来曹操、刘备相继去世,曹丕称帝,诸葛亮就成了蜀汉的顶梁柱,刘备临死前把刘禅和蜀汉都托付给了他。刘禅大家都知道,根本顶不上用,所有的内政、军事都得诸葛亮一个人扛,又是处理国家大事,又是准备北伐,那担子重得没法说。
![]()
而司马懿呢,曹丕当了皇帝之后,日子可就清闲多了,不用像诸葛亮那样拼命,每天悠哉悠哉的。诸葛亮那么劳累,身体肯定扛不住,才五十多岁就不行了,而司马懿虽然比他大两岁,却活得好好的。
诸葛亮每次北伐,其实都能把司马懿击退,可就是熬不过时间。五丈原那一战,要是诸葛亮能多活几个月,最后的结果会不会不一样?不好说,毕竟司马懿的策略就是拖,他知道诸葛亮耗不起。
![]()
司马懿其实不用真的打赢诸葛亮,只要比他活得久,就能笑到最后。你说这算不算一种智慧?或者说,是一种无奈?诸葛亮一辈子鞠躬尽瘁,为了蜀汉拼尽了所有,可最后却输给了寿命。
至于司马懿后来怎么一步步掌控曹魏大权,那都是后话了。历史这东西就是这么有意思,有时候不是你不够厉害,只是差了点时间,或者说,差了点运气?要是诸葛亮能稍微清闲一点,保重好身体,说不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