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北京寒潮来袭
精彩展讯也如约而至
是时候安排一场
温暖舒适的观展之行啦
除了在展馆里领略历史、文化、艺术之美
还能在胡同小院里遇见童话般的“蘑菇小屋”
一起去看看吧——
Part 01.
帆海融光——
天津博物馆藏18-19世纪中国纹章瓷特展
![]()
11月18日,“帆海融光——天津博物馆藏18-19世纪中国纹章瓷特展”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主楼13展厅开幕。
这是京津冀博物馆展厅确立后举办的第三场展览,展览分为“瓷路海贸”“世族佳器”“美美与共”三个单元,展出135件套天津博物馆藏18-19世纪中国纹章瓷器。“中国制造、欧洲风尚”的纹章瓷,以其华美瑰丽的装饰效果、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成为外销瓷中的精品。在中西方交流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纹章瓷作为重要文化窗口,默默诉说着中西方经济与文化跨越山海的深度对话。
该展览作为首都博物馆元旦、春节“两节”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广大观众呈现一场兼具历史底蕴与艺术价值的文化盛宴,让公众在展览期间感受中外文明交融的独特魅力。
观展信息
⌛时间:截至2026.3.3
地点:
Part 02.
黄金缕——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藏古代金器展
![]()
“黄金缕——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藏梦蝶轩古代金器展”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首都博物馆联合主办。这次展览是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第一个馆藏巡回展览,展出约170件梦蝶轩捐赠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金器珍品,通过三个单元——“兴起:草原与早期中国”“碰撞:吐藩与唐”“融合:辽宋至明”,述说三千多年中国黄金工艺的演变与成就。通过这些珍贵展品,观众可深入了解中国古代黄金工艺的演变历程,感受中原与周边域外地区文化交流的历史轨迹。
观展信息
⌛时间:截至2026.3.1
地点:
Part 03.
贺兰山下“桃花石”——西夏文物精品展
西夏陵,是西夏王朝(1038~1227)留存至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园,地处宁夏贺兰山东麓,总面积近40平方公里,气势恢宏、文化厚重。它不仅真实记录了11~13世纪中国西北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更以独特的建筑形式和多元文化底蕴,在世界墓葬类遗产中占据独特地位。
本次展览中展出的大部分展品正来自西夏陵。在参展的103件(套)西夏文物精品中,共有33件(套)一级文物,包括黑釉剔刻花四系扁壶、西夏荔枝纹金牌饰、彩绘泥塑佛头像、石雕力士支座等,涵盖瓷器、金银器、碑刻、雕塑、建筑残件等多种类型。通过这些展品,观众可穿越千年时光,走近西夏历史,感悟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观展信息
⌛时间:截至2025.12.14
地点:
Part 04.
意在塑痕——武定宇、郎钺、刘元捷雕塑作品展
![]()
本次展览是中国美术馆策划与研究专题系列展,展出武定宇、郎钺、刘元捷三位雕塑家的部分代表性作品45件(套),题材涵盖英模人物、民族生活、文化传承等。通过这些作品,观众可以了解到艺术家们以创作呈现出的对传统与当下的思考与探索。
观展信息
⌛时间:截至2025.11.23
地点:
Part 05.
「与共」吴文芳个人作品展
![]()
走进东城区的胡同,推开拾院的院门,便与一丛“蘑菇”不期而遇——这里正是艺术家吴文芳的「与共」个展。艺术家以棉布、丝绒、羊皮等天然材质,借精湛手工勾勒出菌菇与万物默契共生的画面,将老四合院化作自然与艺术对话的秘境,唤起观众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与社会之间的深层联结。
![]()
![]()
![]()
![]()
这里有两米多高的巨型“菌菇”,也有手指大小的几株被嵌入画框,像会呼吸的标本画。大大小小的“蘑菇”丛丛簇簇,依偎在海棠树下、停驻在房梁木上、静立在落地窗边……构筑出一个童话般的“共生”世界。
![]()
观展信息
⌛时间:截至2025.11.29
地点:
Part 06.
海上双峰——任伯年、吴昌硕作品展
![]()
“海派”画家中,任伯年和吴昌硕是两位核心的代表人物。任伯年出生于1840年,吴昌硕出生于1844年,两人虽只相差4岁,但却分别代表了“海派”的前后两个时期。
任伯年的绘画融汇诸家之长,吸收了西画的速写、设色诸法,人物、花鸟、山水、走兽,无不精妙。在技法的开拓上,任伯年有突出的贡献,这为吴昌硕开辟了新的路径。吴昌硕追求文人化的表达,以水墨为主,设色古雅,尤其强调笔情墨趣,代表着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一个高度。于“海派”而言,吴昌硕是在任伯年的基础上又将“海派”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使“海派”成为了当时中国艺术,乃至东亚艺术的高峰和中心。展览展出了任伯年和吴昌硕的数十件作品,均为荣宝斋的藏品,这些作品全面反映了二人的创作面貌和高度。
观展信息
⌛时间:截至2026.2.6
地点:
Part 07.
岁月之镜——冯远中国画作品展
![]()
冯远作为一位在当代中国画领域深具影响力的大家,始终致力于探索中国画的现代化转型,其艺术之路根植于深厚的传统文脉,又洋溢着鲜明的时代精神。他精湛的造型能力、深厚的笔墨修养与宏阔的人文关怀,在其创作中熔铸为一,形成雄浑中见精微、正大处寓深情的独特艺术风格。此次展览汇聚了冯远先生数十载艺术生涯的菁华,通过“古都纪景”“浮生写心”“先贤遗音”“天地有情”四个单元的近两百件作品,集中体现出画家的艺术追求。
观展信息
⌛时间:截至2025.12.8
地点:
Part 08.
步天歌——藻井与星宿的故事艺术
![]()
这个秋天,展览“步天歌——藻井与星宿的故事”以一座星空藻井、一组山西玉皇庙二十八星宿国宝彩塑,重温中国人骨子里最浪漫的宇宙观。360°全景悬浮光影、山西晋城玉皇庙二十八星宿彩塑首次以最高规格1:1复原形式的全国首展......诸多必看亮点,解锁一场颠覆想象的星空穿越。
这场展览是一次追本溯源的星际穿越,当你在藻井的榫卯间看见银河,在彩塑的衣袂中辨认星轨,便与千百年前的诗人、匠人,共享了同一片星空。
在这里,通过丰富的展陈,观众可以了解四象二十八宿的起源与演变,领略明代隆福寺藻井与山西元代星宿彩塑背后的东方智慧,开启一段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星际旅程。
观展信息
⌛时间:截至2025.12.1
地点:
Part 09.
“如是莫高”敦煌艺术大展(第二季)
![]()
“如是莫高”敦煌艺术大展第一季收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良好口碑。“如是莫高”第二季已于近日焕新启幕,与大家再赴一场穿越千年的敦煌文化艺术之约。
展览新季聚焦“寻找藏经洞”主题,深化“藏经洞”版块内容,在第一季基础上增加11件海外珍贵遗失文物复制展品;增加敦煌复原服饰与复原乐器内容,新增十余幅敦煌石窟供养人画像的临摹复制品,更携手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暨创新设计中心,展示7套复原服饰艺术再现作品;同时提供内容更多元、形式更丰富的艺术现场与学术活动,带领观众从书法、服饰、舞蹈、音乐等多维度感知敦煌,触摸千年敦煌文化艺术的温度。
观展信息
⌛时间:截至2026.11.11
地点:
Part 10.
韫玉初晖——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近现代绘画展
![]()
韫(音:韵)玉初晖,化用陆机“石韫玉而山晖”之句,既喻馆藏珍品,亦指清华艺博首度系统展示近现代绘画。
近世神州激荡,艺坛亦思潮涌动。海上“四任”、吴昌硕融金石气韵入市井风华;岭南高剑父、黎雄才以革新之笔墨振南天;京津金城、溥儒等深植古都文脉而自出新意。徐悲鸿、林风眠引西法入画,为传统别开生面。其时艺术求索,皆以笔墨回应时代,借它山之石唤醒造化师心。新中国成立后,钱松喦、刘文西等绘山河新貌,于传统山水中铸时代之魂。
此次展览汇聚东南、京津、岭南诸派及中西合璧之作,勾勒前辈守护文心之精神图谱。回望百年艺脉,观众可感其永不褪色之风华。
观展信息
⌛时间:截至2026.8.9
地点:
Part 11.
人民的“形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艺术之路
![]()
本次展览共展出103幅作品、163套文献资料,由“人民的形式与艺术创造”和“人民的形式与国家视觉”两部分组成。通过绘画作品、文献资料、信息可视化年表等多种形式,呈现学院名师大家在不同时代为装饰艺术选择的方向,以及学院对“人民艺术”的学术贡献与社会贡献。
观展信息
⌛时间:截至2026.3.1
地点:
这个冬天
除了看展
你还计划去哪儿溜达?
欢迎来评论区聊聊~
图片来源:首都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北京东城、北京展览馆、北京隆福寺、国家大剧院、荣宝斋美术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