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信“城市越大房价越高”!1700平方公里、500万常住人口的这座城市,为什么能把房价稳稳卡在全国第4位——35039元/㎡?老铁,来,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
先讲个让人眨眼的事儿。全国70城大盘普遍在降温,二线城市新房月环比还下探0.4%时,厦门的均价却在2025年10月稳居第4,仅次于深圳、上海、北京。你会怀疑:这是土豪集中居住?还是数据玩把戏?真相比你想的更复杂、更“硬核”。
![]()
先说“土地版图”,这就是最直观的稀缺逻辑。厦门国土不到1700平方公里,却要装下500多万常住人口,空间像高负荷的手机内存,能装的东西毕竟有限。按现有节奏,市场每年需求大约3万套,但实际供应只有约1.5万套,供需差直接给了房价一层天然防护罩。
再说“产业与钱景”——这是房价最稳的底座。2025年前三季度,厦门GDP跑出6418.1亿元、增速5.7%,工业里几条链子在发光:平板显示、通讯与计算设备、本地的电气和金属配套都在扩容。全球每10部手机里,就有近1块屏幕和厦门链条有关,戴尔等大厂把生产与服务基地安在这儿,带动了上下游“千亿级”体量。
![]()
再把镜头拉近新经济这边。软件园企业营收突破千亿,游戏产业2024年营收856亿、出口312亿,占福建省游戏产值的86%——厦门是游戏出海的“头号选手”。外向型的港口经济也不是摆设:2023年厦门港集装箱1246万标箱,占到福建七成,钱流、货流、人流三线并举,城市韧性自然就有板有眼。
还有个细节你别忽视:居民买卖的动作比你想象的活跃。2025年3月二手房成交3193套,比2月的1199套暴增75.9%,上半年新房销售面积也同比增长了21.6%。这些都说明需求不是虚火,而是真实存在的刚需和改善型需求同时发力。
![]()
政策怎么站队?厦门并没放任市场自流,反而在“组合减负”和定向去库存上做了文章。把首套和二套利率降到3.05%、首付降到15%,公积金贷利率降到2.6%、最高额度提至120万;房票制度也进化到3.0版,支持跨区买房、可分割转让,既稳了购房预期,又做到定向消化库存——这不是简单的刺激,而是把“稳”做成了制度化动作。
说到最后,厦门的房价不是孤立的数字,它是一套逻辑的产物:小面积+大人口=土地稀缺;港口+外贸+台资=现金流和韧性;高端制造+软件游戏=中高收入人群;加上精准的政策“保健”。就像一把剑,既有坚硬的钢材,也有磨刀不误砍柴工的设计。老铁们谈房子,别只看面积和排行榜,看看这座城能不能生钱、造就业、留人——厦门在这三点上,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