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中,“低空技术与工程”以120个申报点、首批仅6所高校招生的火爆态势,成为新质生产力领域的焦点专业。
作为全国首批获准建设该专业的高校之一,北京邮电大学凭借信息科技领域的“国家队”底蕴,让这一新兴专业从诞生之初就具备王牌基因,其热度背后是国家战略与产业需求的双重驱动。
![]()
低空经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纳入新质生产力范畴,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从物流配送、应急救援到城市交通,曾经的科幻场景正加速落地。但人才短缺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预计到2026年,我国无人机相关岗位将达50万个,但专业院校年培养能力不足5万人。而北邮敏锐捕捉到这一战略机遇,依托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四大一级学科优势,精准布局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既响应了国家“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的号召,也填补了行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空白。
![]()
与北航聚焦飞行器研发、北理工侧重交通管控不同,北邮走出了“信息科技+低空应用”的差异化路线。专业以低空“探测—通信—计算—智能—导航”为核心,构建了涵盖低空技术导论、通信原理及低空通信技术、智能飞行技术等核心课程的跨学科体系,既夯实数理与工程基础,又强化前沿技术应用。
更具特色的是实践导向的培养模式,通过与中国邮政共建低空物流实验室,学生参与解决偏远地区“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联合中邮无人机公司开展项目实训,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际技术方案,这种“理论+实战”的教学模式,精准适配了低空产业“无人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
广阔的产业前景为毕业生铺就了多元发展路径。在研发端,可从事低空通信抗干扰技术、智能导航算法设计等核心工作;在运营端,能参与无人机物流调度、低空交通流量管理等实务;在创新端,可依托产学研合作资源开展创业实践,将技术转化为产业价值。
北邮与中国邮政、中国电信等“国家队”企业的深度合作,不仅提供了稳定的实习就业渠道,更赋予学生对接行业前沿的机会。而未来学院的推免政策,更为优秀学生打开了直博、硕博连读的升学通道,实现就业与升学的双重保障。
![]()
对于怀揣科技梦想的学生而言,北京邮电大学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既是时代风口的入场券,也是成长成才的优质平台。这里有国家战略的背书、千亿级产业的支撑,更有北邮六十余年积淀的学科优势与未来学院的创新培养体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