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安万科东望上瑞项目欠薪事件及其暴露的监管问题,核心事实与深层矛盾梳理如下:
![]()
一、欠薪事件关键事实
涉事主体与金额
开发商为万科集团旗下西安宁筑实业有限公司,项目定位高端住宅(挂牌均价16133元/㎡)。
分包方成都市华正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承接景观工程,拖欠王某某、侯某某、陈某某等数名农民工工资共计307,475元,涉及栽种苗木、铺设草坪等工作(2025年8月-10月)。
农民工仅凭口头约定和工单记录工作,未签订正规劳动合同,工资专户制度未落实。
![]()
欠薪链条与推责逻辑
项目通过层层转包,形成“西安宁筑→华正园林→农民工”责任链条。
华正园林以“甲方尾款未结”“资金周转困难”为由拖欠工资;开发商西安宁筑未回应,试图撇清责任。
农民工多次催讨无果,分包方负责人承诺支付后失联。
![]()
二、监管漏洞的核心症结
制度执行形同虚设
国家《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明确要求设立工资专户、总包方先行清偿,但该项目未开设专户,导致工资与其他工程款混同。
西安宁筑作为建设单位,未履行监督分包方支付工资的法定义务。
监管缺位与角色冲突
人社部门介入后,仅要求华正园林“限期整改”,未强制追责或启动工资保证金。
更深层矛盾:同类事件中(如西安市体育中心项目),监管方西安市住建局自身成为欠薪链条一环,暴露“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体制性漏洞。
违法成本过低
转包方规避资质审核(如华正园林无规范用工手续),但企业列入“黑名单”、限制承接新项目等惩戒措施未有效落地。
三、行业痼疾与系统性风险
转包模式埋隐患
大型房企为降成本,将工程分包给资质不全的小企业,默许违规操作。欠薪发生后,以“无直接劳动关系”推责,农民工维权无门。
维权机制失效
农民工缺乏法律知识及经济能力,司法程序漫长(如其他项目中民事诉讼拖延3年),与实际生存需求严重脱节。
2023年数据显示,建筑业欠薪案占全国总量的34.7%,政策完善与执行落差巨大。
四、根治路径与紧迫行动
强化源头监管
强制工程款支付担保、工资专户全覆盖,确保资金与农民工工资隔离。
推行总包方连带责任,建立“上溯追责”机制(参考浙江“无欠薪”经验)。
严惩转包与失信主体
对恶意欠薪企业实施市场禁入,将工资支付纳入央企/房企考核“一票否决”项。
创新监管模式
针对政府项目监管“灯下黑”,引入第三方独立监督及跨部门联合检查。
简化农民工仲裁流程,设立法律援助绿色通道,降低维权成本。
事件最新进展(截至2025年11月15日):农民工仍未收到欠薪,监管部门未公布实质性解决方案。
临近春节,30余万元欠款关乎多个家庭生计与社会稳定,亟待司法与行政力量强力介入。
![]()
![]()
![]()
![]()
![]()
![]()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