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唐山劳动日报)
本报讯 (记者单宇 通讯员何敏)为贯彻落实国家、省“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部署,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我市推行临时占用林地(含林木采伐许可证核发)“打包办”, 将同一建设周期内的临时占用林地和林木采伐事项整合为“一件事”集成办理,实现一表申请、一窗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通过流程再造、数据共享、服务优化,实现审批服务提质增效,为合法合规的项目建设和生态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往,企业群众办理临时占用林地和林木采伐许可需分别提交材料、多头跑动、重复审核,耗时长、环节多。两个事项虽紧密关联,但审批流程割裂,数据不互通,导致重复提交林地使用范围图、项目批文等材料,基层审批部门也面临重复勘查、重复公示压力,整体办结周期普遍超过20个工作日,严重影响项目开工进度。
面对过去的难题,我市以“一件事”改革为抓手,打破部门壁垒,做好整合与提速。通过打通部门数据壁垒,推行“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勘查”,将原两个独立事项合并受理,审批时限压减至10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只需通过政务服务网或线下综合窗口提交一次材料,即可同步完成两项许可办理,实现“进一扇门、办两件事”。市县两级各部门之间通过材料内部流转共享,申请材料由16个减少为8个,避免重复提交和重复审查。通过事项整合与流程再造,真正实现让企业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将总办结时限控制在10个工作日内,效率提升超50%。
制定并公开清晰易懂的办事指南和材料清单,明确各环节审批标准、办理时限及责任部门,实现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对于重点建设项目或首次申请的单位,提供前期政策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申请人准确理解政策要求,提前规避常见问题,指导其一次性准备齐全合规材料,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反复修改、补正,提升服务温度与效率。
通过“打包办”模式,材料重复提交减少60%以上,勘查频次压缩50%,减少办理环节2个,减少跑动次数,审批结果同步送达,既保障了生态保护红线,又有力支撑了交通、能源、民生等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