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今天咱聊个扎心又提气的房产热点 —— 瑞银刚出的预测,说咱们楼市要到 2026 年中才会迎来销售见底,而新楼盘开工要回暖,还得等到 2026 年三季度!可能有人听不懂 “见底”“回暖” 这些词,说白了就是:接下来一年多,房子买卖还得在低位晃悠,想看到新工地扎堆开工,得等到后年下半年。这话不是我瞎编,是国际大机构瑞银基于一堆数据算出来的,今天咱就掰开揉碎了说,从咱普通人能看懂的角度,聊聊这事儿的来龙去脉和背后的门道。
先给大家摆点实在数据,让咱心里有个数。瑞银说 2026 年新房销售额大概是 7.6 万亿元,虽然还在跌,但比 2025 年跌得少了;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跌幅也会收窄,从 2025 年的跌 10% 变成跌 7%。可能有人会说 “还在跌啊”,但咱得结合当下情况看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 年前 9 个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虽然还在降,但降幅比去年收窄了不少,9 月份单月的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环比居然涨了快 50%,这都是止跌回稳的信号。而新开工方面,9 月份的同比跌幅也比上个月收窄了 5.9 个百分点,但还是跌 14.4%,所以瑞银才说回暖得等到 2026 年三季度,这不是凭空猜的,是看房企拿地、资金情况算出来的。
那为啥销售见底要等这么久,新开工回暖还得更晚?咱从三个普通人能理解的角度拆解。首先是政策发力得有个过程,不是一出台就见效。从 2024 年 9 月开始,国家就出了 “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 的一揽子政策,各地也在降首付、降房贷利率、优化限购,深圳公积金贷款额度都提到 110 万了,桂林买保障房首付才 15%。但老百姓买房信心的恢复,就像烧水,不是点火就开,得慢慢升温。瑞银预测 2026 年前还会降息、降准,这些政策得慢慢累积效果,才能让大家敢买房、买得起房。
其次是房企现在不敢轻易开工,手里的 “包袱” 还没卸完。过去几年房企资金链紧张,烂尾楼的新闻让大家心有余悸,所以现在房企都在先卖库存、保交付,不敢随便拿地开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商品房库存已经连续 7 个月减少了,房企到位资金的降幅也在收窄,但资金链指数还在历史低位。简单说,开发商得先把手里的房子卖出去,拿到真金白银,确认市场真的稳了,才会敢建新楼盘,这中间自然有个时间差,所以新开工回暖比销售见底晚了一个季度。
最后是市场本身在 “挤泡沫”,尤其是租金和房价的关系慢慢回归合理。现在重点 50 城的租售比降到了 1:576,也就是说,买一套房的钱,靠租金得 576 个月才能回本,租金收益率回到 2.08%。可能大家听不懂这个比例,但核心意思是:租房越来越划算,买房的投资属性在减弱,这会让一部分想靠买房赚钱的人退出市场,剩下的都是真刚需。当刚需慢慢接住市场,销售才能真的见底,而不是靠炒房客撑起来的虚假繁荣。
再说说这事儿对咱普通人的影响,不用扯那些大道理,就说实在的。第一,房价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大起大落了。销售见底不代表房价会暴涨,而是会慢慢稳定,不会再出现 “今天买明天跌” 的情况,咱普通人不用再恐慌性观望,也不用急着跟风买房。第二,就业机会会慢慢变多。新开工回暖后,建筑工人、装修工人、建材销售这些岗位会增加,对咱底层打工人来说,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好处。第三,城市配套会跟着改善。新楼盘建起来,周边的学校、医院、超市、地铁也会慢慢跟上,不管是租房还是买房,生活都会更方便。但有个关键点咱得清楚:不是所有城市都一样,一二线城市改善型需求强,可能会先企稳;三四线城市库存多,恢复得会更慢。
最后说说我的观点,可能有点犀利,但都是掏心窝子的话。首先,瑞银这个预测,不是 “楼市要反弹” 的信号,而是 “楼市要回归正常” 的信号。过去二十年那种 “买了房就躺赚” 的时代彻底结束了,未来楼市会像菜市场一样,供需平衡才是常态,房子会回归 “住” 的本质,而不是投资的工具。那些指望靠买房发大财的人,可能得醒醒了;但真正需要买房住的刚需,也不用再害怕市场崩盘,因为国家在托底,市场在自我修复。
其次,“分化” 会是未来楼市的关键词,别再相信 “全国楼市一片红” 的鬼话了。瑞银也说了,一二线城市改善型住房会先企稳,三四线城市去库存还得好久。我身边就有例子,有的县城房子盖了一堆没人买,而一线城市核心地段的好房子,价格其实没怎么跌。这说明未来不是 “买房就赚钱”,而是 “买对房才靠谱”,这里的 “对”,就是指城市、地段、房子品质,而不是盲目跟风。
最后,我觉得这是楼市的一次 “大扫除”,把过去的泡沫、乱象都清掉,才能长出健康的新生态。过去房企疯狂拿地、高杠杆扩张,老百姓疯狂炒房,导致楼市虚火旺盛;现在经过这几年的调整,政策在引导,市场在筛选,那些不靠谱的房企会被淘汰,剩下的会踏踏实实盖 “好房子”—— 国家也在推动绿色、智能、安全的好房子,层高不低于 3 米、全屋智能这些要求都会慢慢落实。对咱普通人来说,这才是最实在的好处:未来不管是买房还是租房,能住上更舒服、更靠谱的房子,这比房价涨那点数字重要多了。
总结一下,瑞银的预测告诉我们:楼市的调整还没结束,但曙光已经在前面了。这个过程可能有点漫长,有点煎熬,但对咱底层老百姓来说,却是好事 —— 它让楼市从 “疯狂” 回归 “理性”,让房子从 “投资品” 回归 “家” 的本质。未来,我们不用再为房价涨跌焦虑,不用被炒房客带节奏,只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房子。楼市的下半场,拼的不是谁买得多,而是谁买得对、住得好。今天就聊到这,大家对这个预测有啥看法?觉得自己所在的城市会先回暖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关注我,后面咱继续扒楼市那些实在事儿,不玩虚的!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