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机器人走进校园,会与孩子们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日,由长海路街道团工委、少工委牵头举办的“青春领航 智引未来”人工智能科普讲座在杨浦小学举行。来自复旦大学的三位青年讲师周玉婷、曾一埔、张涵卓,用生动易懂的方式为孩子们揭开了人工智能的神秘面纱。
![]()
“机器人也有眼睛和耳朵吗?”“机器人能感知到冷吗?”……讲座伊始,周玉婷老师以一系列互动问题引发孩子们的思考。她从机器人感知环境、识别情绪到执行行动的多个机能维度,层层递进地讲解了机器人的运作原理,并特别介绍了复旦大学自主研发的“光华一号”。
“大家来看,机器人是如何完成复杂操作的?”现场,周玉婷老师还展示了折纸机器人“灵巧手”。这个机器人能够精准完成狭缝取物等复杂任务,像章鱼触手一样灵活,令在场同学连连称奇。
![]()
曾一埔老师的讲座《迈进AI时代,我与AI共处的三种姿态》则从日常生活入手。她巧妙运用动画片,将抽象的图灵测试与机器学习概念转化为孩子们易于理解的知识。在讲解智能宠物、豆包等常见AI应用时,她特别提醒同学们:“人工智能可以成为我们的好帮手,但我们仍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完全依赖它。”
“这张照片里的小浣熊在吃竹子,可它真的吃竹子吗?”“她已经在喝水了,手上怎么又拿了一个杯子?”随后,张涵卓老师通过AI生成图片的辨伪游戏,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同学们化身“科技侦探”,仔细寻找图片中的破绽。在进一步学习了3D打印技术的由来后,张老师还展示了小巧的机器人“机小智”。这个能对话、会跳机械舞的机器人一亮相就吸引了所有目光,同学们纷纷举手希望上台互动。
![]()
整场讲座持续约一小时,孩子们却始终全神贯注。在趣味互动中,他们对人工智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原来机器人这么有趣!我以后也想研究人工智能。”有小学生高兴地说。
长海路街道团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讲座是街道青少年科普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到科技的魅力,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探索未来的种子。街道将为青少年搭建更多学习科技知识的平台,帮助他们在亲身实践中培养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涵养人文情怀、锻造强健体魄。
文字 | 汤顺佳
编辑 |周梦真
图片由长海路街道团工委提供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