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算力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持续强化算力的赋能成效,稳步提升我国算力产业综合实力,对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算力是集信息计算力、网络运载力、数据存储力于一体的新型生产力。人类社会正处于从工业文明迈入数字文明的重要关口,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算力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加工、处理,能够充分发掘数据的要素价值,发挥丰富应用场景优势,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有效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构建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所需的算力产业体系,统筹好“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对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技术产业进步、加速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算力总规模增长迅速,且行业绿色低碳特征凸显,多地积极布局算力产业,争夺未来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也要看到,我国算力仍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挑战。资源分散、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制约着算力产业活力的进一步激发。关键核心技术有待突破,算力保障能力亟需加强。算力建设标准不明,法律规范明显滞后于现实需求,阻碍我国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推动算力产业量质齐升,进一步激发数字经济发展动能,须多管齐下,稳妥施策。
推进算力中心建设,加强算力资源灵活调度。优化算力供给结构与算力中心建设布局,推动算力中心按需有序建设,面向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制定算力发展规划,实现国家枢纽节点算力资源供给与各地区算力需求高效匹配。提升算力中心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完善东西部算力协同调度机制,提升算力资源利用效率和覆盖范围。在此基础上,还需加大高性能智算资源供给,在算力枢纽节点建设智算中心,合理配置通算、智算、超算比例,通过智算中心提供普惠算力,实现全国算力、网络、数据、能源等协同联动,加速综合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
鼓励核心技术攻关,提升算力自主供给能力。统筹好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鼓励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推动高端芯片、架构设计、大模型算法、高速传输协议等基础软硬件技术取得突破,强化算力保障能力。把握科技创新引领趋势,加快算法模型、计算芯片、计算软件、系统平台等环节技术突破和重要产品研发,打造以算力为核心的软硬件协同创新生态体系,以系统化创新思维提升计算产品先进性。探索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打通核心技术环节链路,完善产业配套,建设一批可供各类创新主体算力研发、验证、调度、应用的载体平台。
制定算力标准规范,保障算力服务合法合规。国家部门应牵头制定技术标准规范,涵盖算力技术架构、算力资源互联等关键领域,为算力枢纽节点建设提供指引,落实企业参与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细则规定,制定算力资源产权政策,明确企业投资算力基础设施及其产出的权属。引导算力产业市场规范经营,建立清晰的市场运行规则,特别是算力服务定价方面,应由行业自发探索统一计费、统一交易、统一结算的商业习惯。健全算力市场监管规范,通过监测、评估、审计等措施,监督算力服务提供商技术资质和服务质量,落实违规行为快速响应机制,对不合规企业进行及时查处,打造算力产业发展新生态。
(作者系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