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刚服役,四川舰便紧随海试,中国海军高速发展速度又震惊美国。电磁弹射与无人机结合将如何颠覆未来海战模式?美军坦言“十分强大”,但盟友合作真能扭转其造船困境吗?
就在这个11月,中国海军接连传来好消息,给世界带来了双重震撼。7日,完全自主设计的电磁弹射型航母“福建舰”正式交付人民海军;仅仅一周后,被称为“常务副航母”的076型两栖攻击舰“四川舰”顺利完成首次海试。
这艘排水量四万余吨的巨舰缓缓驶回江南造船厂码头时,西方军事观察家们猛然意识到,中国海军的发展节奏已经进入了全新阶段。
![]()
从“福建”到“四川”,短短七天内完成一艘航母列装和一艘两栖攻击舰首航,这般高效背后是中国海军装备建设的战略定力与系统规划。不同于外界简单理解的“下饺子”,这种精准衔接的节奏体现了中国造船工业成熟的设计、建造与测试体系,也预示着未来海军战斗力的快速生成。
放眼全球,能与中国这艘新型两栖攻击舰比肩的舰艇屈指可数。
法国的“戴高乐”号虽是核动力,但舰载机仅止步于四代半;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级仍依赖滑跃起飞;某邻国的“出云”级经过硬改才勉强具备起降能力,吨位却不足三万吨。而076型凭借电磁弹射和全电综合推进系统,一骑绝尘。
电磁弹射为何如此关键?它让这艘两栖攻击舰能够起降真正的固定翼战机。歼-35隐身战斗机、歼-15T舰载机、攻击-11“玄龙”无人机、乃至未来的无人预警机,都可成为它的“座上宾”。这意味着076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两栖攻击舰,而是一个能够搭载多型战机的海上综合作战平台。
![]()
最重要的是,未来的作战场景,电磁弹射还能够和中国领先的无人机和AI技术默契合作,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航母编队中,076同步弹射隐身无人僚机配合有人战机作战;或是独立成编时,少量有人机带领大批无人机形成突击集群;更进一步,完全由无人战斗机、无人攻击机甚至无人轰炸机组成的第一波次,配合无人直升机和地面作战机器人,实现全维立体突击。这些曾经只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场景,正因为电磁弹射与人工智能的结合而成为可能。
076型的出现将显著提升中国海军的远海作战能力。它与航母编队协同,可在第一、第二岛链范围内有效执行海上防御任务;独立行动时,又能作为“两栖待命大队”的核心,具备独当一面的实力。
这种灵活多用的特性,使得中国海军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时有了更多选择,也对试图在该地区冒险的力量形成了有效制衡。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海军的发展路径已展现出独特思路。当美军还在为维持庞大航母舰队而苦苦支撑时,中国通过航母和大型两栖攻击舰的组合,以更优化的费效比构建起多层次的海上作战体系。
076型将无人机集群、人工智能、先进通信网络集成到一个实战平台上,正是这种创新思维的体现。
![]()
如今,中国海军建设已驶入“无人区”,前方再无可以完全参照的对象,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来定义未来海战模式。
从装备制造到作战理念,中国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规则。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硬件上,更体现在对未来战争形态的深刻理解和前瞻布局上。
面对中国海军的快速发展,美国显然被震惊到了。《华盛顿邮报》承认,中国海军的舰艇数量已超过美国海军。
近日,美海军“一把手”作战部部长达里尔·考德尔就紧盯着四川舰,他在访问日本时,称中国造船能力“令人印象深刻”,他还表示,四川舰是是一艘大型舰艇,战力十分强大!他同时担忧中国如何在全球运用这些航母。
这位美军将领的言辞中,既有对中国海军实力的认可,又透露出难以掩饰的焦虑。考德尔特别强调要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盟友合作,试图通过联合力量来应对中国海军的崛起。
![]()
然而现实是,美国的造船业正面临严峻挑战,人才断层、设施老化,新建舰艇进度迟缓,连现有航母的维护都捉襟见肘。
虽然美国在航母数量上仍保持优势,但多数舰龄已超过二十年,与中国新锐舰艇的代差显而易见。更关键的是,美国对核心技术的高度控制,使得其与盟友的军事合作难以深入,比如韩国期盼的核潜艇计划就始终难以落地。
等到中国的四川舰完成后续测试正式入列时,它代表的不仅是一艘新型战舰的诞生,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在这个新时代里,中国海军正以坚实的步伐,向着深蓝迈进,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注入确定性。而对世界而言,见证这一切的展开,意味着必须重新审视不断变化的海上力量格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