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千龙网)
![]()
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昨日(18日)在陕西西安举办。本届论坛以“联通亚欧,共享未来”为主题,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450余名代表出席。
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重点从四方面推动中欧班列朝着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方向发展。
完成“连线成片”到“织网结链”的蜕变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1.86万列,运送货物1170万标箱,通达欧洲26个国家232个城市,物流服务网络覆盖亚欧全境。
2011年首列中欧班列开行,亚欧互联互通新篇章就此揭开。如今,东、中、西三条主干道并行,“多点、多线、多向”的立体化通道网络形成。十余年间,中欧班列完成了从“连线成片”到“织网结链”的蜕变。白俄罗斯、德国、哈萨克斯坦、蒙古国、波兰、俄罗斯等国家持续深度参与中欧班列运营,阿拉木图、莫斯科、明斯克等已成为中欧班列重要节点城市。
不仅运送货物 更播撒生机
目前,中欧班列运送的货物品类已经拓展到53个门类、5万多种商品,越来越多的欧洲特色产品也搭乘中欧班列进入中国市场。截至2024年底,中欧班列累计运输货值已达4264亿美元。
这列穿梭于亚欧大陆间的列车,不仅运送货物,更播撒生机。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内陆国家借助中欧班列开辟了出海口,我国的重庆、西安、郑州、武汉等城市外向型经济产值均实现显著增长。
2013年至2024年,中欧班列运输货值增长约33倍,在中欧贸易总额中占比由0.4%提高到8.5%。
深化务实合作 促进互联互通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上表示,面向未来,将同沿线国家一道,不断深化务实合作、促进互联互通。
一是进一步拓展多元高效通道。不断创新监管模式、优化查验流程,提升全程运输效率。深入推进口岸及通道扩能改造,共同提升阿克套港、巴库港等枢纽节点运输能力,积极发展新运输线路。二是进一步提升创新发展水平。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应用,优化数字口岸系统、中欧班列门户网站等功能。开行更多主题人文班列,大力推动“班列+”新模式发展。三是进一步夯实安全运行基础。充分发挥中欧班列沿线国家执法安全合作会商等机制的重要作用,加强对话沟通和交流协作,共同做好通道、货物等安全保障工作,完善全链条安全治理体系。四是进一步增强辐射带动效能。持续深化中欧班列与贸易、产业、物流、金融等融合发展,提高企业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竞争力,促进中欧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延伸·
《中欧班列发展报告(2025)》发布
昨日,《中欧班列发展报告(2025)》在西安举行的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上发布。报告指出,中欧班列激发了沿线经济活力,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报告全文分发展历程、发展理念、发展成效、发展展望四个章节,以翔实数据和典型案例系统总结了中欧班列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优到强的跨越式发展成就,并对未来中欧班列如何继续朝着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安全方向发展进行了展望。
报告强调,中欧班列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务实合作载体,依托陆桥,向陆而生,以其强劲的生命力和发展韧性,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汇融合,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重要贡献。
报告认为,纵观中欧班列发展历程,中国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与沿线国家一道,凝心聚力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塑造了国际物流新品牌,促进了基础设施“硬联通”,加强了规则机制“软联通”,增进了沿线人民“心联通”,激发了沿线经济新活力,彰显了中欧班列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安全稳定的发展理念,中欧班列“便利快捷、安全稳定、绿色环保”的品牌优势越来越得到沿线国家认可。
本组文/新华社 摄影/本报记者 魏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