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礼拜天来了几百号人,江苏的、武汉的、北京的都有。”吴行站在福州螺洲镇吴厝村1号的吴石故居院子里,声音有些哽咽。他是吴石将军的侄孙,在这座两进木结构老宅里住了七十多年。
![]()
2025年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热播后,这个平日安静的老宅突然热闹起来。吴行每晚准时收看这部剧,“讲的是我们自家人的故事,我每天都追着看”。游客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只为亲眼看看剧中英雄原型吴石将军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老宅厅堂的展柜里,静静躺着一本画册。看似普通的画册背面,藏着吴石在狱中写下的绝笔书。笔墨间流露出的凛然正气,穿越几十年时光,依然震撼着每一个驻足观看的人。
吴石故居现在挂着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走进院子,最先看到的是一棵大榕树,枝繁叶茂,据说吴石小时候就在这棵树下背过《孙子兵法》。
![]()
院子里还住着人。吴行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衫,每天清早第一件事就是开门扫落叶。有游客来,他就领着参观,讲讲老宅的故事。老宅门楣上的匾额已经斑驳,木结构也显出了岁月痕迹。这里不像个正式的博物馆,倒更像是一个依然活着的老家。
展柜里摆放着吴石的军装、奖章、手稿,还有渡江计划的地图复印件。最显眼的位置放着一本小册子——《吴石将军英魂略》,这是吴石长子吴韶成自费出版的回忆录。
“别人家是传家宝,我们家是传家气。”吴行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说的“气”,就是骨气、正气。老宅里每件物品都带着记忆,连接着过去和现在。
1949年4月,南京。吴石知道时间不多了。他把在南京大学经济系读书的儿子吴韶成叫到酒店。房间里,父子俩最后一次面对面交谈。
![]()
吴韶成说起同学遭镇压的事情,吴石对学生的遭遇深表同情。他看着儿子,预言道:“日子不会太久。”
临别时,吴石塞给儿子二十元美钞。少年以为战乱快结束了,还傻乎乎地点头。他不知道,这一别就是永诀。
五个月后,吴石前往台湾。临走前,他回到福州螺洲祖宅,在祖墓前鸣枪祭祖,说道:“我这回去,怕是回不来了。” 这句话,当时的吴行还听不懂其中的分量。
在台湾,吴石继续为解放事业传递情报。1950年3月1日,因叛徒出卖,他被保密局逮捕。六个月后的6月10日,在台北马场町被枪决,时年五十七岁。
消息传回大陆,家人连哭都不敢哭出声。吴韶成把眼泪咽进胃里,把思念锁进骨头。他不敢提父亲的名字,不敢翻老相册,连回螺洲老家都绕着走。
![]()
吴韶成留在大陆,毕业后被分配到河南冶金局工作。他填表时出身栏总是写“旧军官”,对父亲的真实身份守口如瓶。
那些年不好熬。吴韶成后来回忆,家里气氛一直很压抑。兄妹聚餐简单,信件少,每封信封口都让人觉得烫手。
直到改革开放后,情况才慢慢好转。1972年,吴韶成向中央申诉父亲的历史问题。经过审查,第二年获得了烈士证书。拿到650元抚恤金,他全部交了党费。
吴韶成终于可以做一件事——为父亲正名。他拿出积蓄,在郑州大学设立“吴石奖学金”,还把父亲留下的1000多册藏书全部捐出。
父亲吴石一生清廉,没置办什么私产,唯一惦记的就是那些书。在狱中绝笔里,吴石曾嘱咐:“余惟一资财全在书籍……望儿辈善为整理,邀友设小规模图书馆以作纪念。” 可惜因为战乱和政治运动,大部分书稿都散失了,这让吴韶成一直心怀愧疚。
![]()
吴韶成晚年多次回到福州故居。每次回来,他都会在院子里那棵榕树下坐很久,看着树叶发呆。
有次回来,他专门为了写一篇回忆文章。文章题目很长,叫《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朋友笑他这名字谁记得住,他只笑笑:“我爸懂就行。”
吴行还记得,吴韶成那次回来,小心翼翼地从行囊里取出一本照片复制品。在老宅的八仙桌前,他缓缓翻开相册,指着一张照片说:“你看,这是父亲在台北的书房,书桌的摆向和老家的一模一样。他说这样就像在家办公,心里踏实。”
指尖摩挲着八仙桌温润的木沿,吴韶成的声音哽咽了:“小时候,我就常坐在这,陪父亲写字。他总指着桌子教我,‘做人要像这桌子,四条腿稳稳当当,脊梁骨挺得直直的’。”
![]()
话音落下,老宅里的尘埃仿佛都停止了浮动。那张历经岁月的八仙桌,成了连接时空的桥梁,让相隔海峡与生死的父子,完成了一场特殊的重逢。
1981年冬天,吴韶成和妹妹吴兰成终于有机会去美国探亲。他们要去见母亲王碧奎,这是时隔四十年后的骨肉重逢。
漫长的飞行后,亲人在异国他乡相拥。分离的四十年,在见面的那一刻被抚平了。更让吴韶成激动的是,母亲将一件遗物交到他手中——一本画册。
这本画册背面,藏着父亲在狱中写下的绝笔书。原来,吴石在牺牲前,想办法将绝笔书秘密写在了画册背面。每一个字都如钢铁般坚毅,字里行间涌动着的凛然正气,穿越牢狱的阴霾,历经四十载时光洗礼,终于到了子女手中。
![]()
吴韶成双手颤抖地接过这份沉重的遗书。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遍又一遍地读着父亲最后的嘱托。那些字迹不算工整,看得出来是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写就的。
读完遗书,吴韶成泪流满面。他终于明白了父亲当年的选择,也理解了父亲临终前最惦记的是什么。不是财产,不是名声,而是那些书,那份对知识的尊重,对家国的情怀。
随着《沉默的荣耀》热播,吴石故居迎来了新生命。曾经的“红色打卡地”现在人流如织,将军广场上鲜花簇拥。
吴行比以前更忙了。每天接待来自天南地北的访客,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述吴石“为人正派、不图私利”的清廉家风。有次,一个孩子问他:“爷爷,什么是革命?”吴行指了指墙上的照片,“你看,这就是。”
福州市两级部门正在筹建吴石将军纪念馆,螺洲古镇的文旅提升也在同步进行。未来,这里将形成特色研学路线,让红色文化代代相传。
吴行希望更多人了解吴石的故事。“让更多人知吴将军事迹,他的牺牲就值得。” 他守着老宅炊烟,认为这座烟火不息的院子,是鲜活的历史见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