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楷书特等奖巅峰对决!“大厦杯”两届冠军,谁更出彩?
书法界的“巅峰PK”来了!作为书法界极具分量的赛事,“中国书法大厦杯”连续两届将50万元楷书特等奖颁给了风格迥异的实力书家!
2019年第1届得主尚湘原以碑帖交融的灵动之作惊艳出圈!
![]()
尚湘原:首届楷书组特等奖获得者
2025年第2届99后青年王程民凭唐楷正统的精熟演绎摘得桂冠。
![]()
王程民:第2届楷书组特等奖获得者
同样是50万重金认可的楷书巅峰,一文一武、一融一守的风格碰撞,到底谁更出彩?
首届冠军尚湘原:碑帖合璧的“灵动破局者”
尚湘原的获奖,堪称书法界“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典范。
![]()
首届楷书特等奖作品: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非科班出身的他,没有背负过多技法束缚,反而以更松弛的心态完成了800字小中堂作品。
这幅作品取法北魏至唐的小墓志,却刻意弱化了碑版的刀刻生硬感,巧妙掺入行书的流畅笔意与小楷的细腻质感,让笔法更显灵动自然。
![]()
他的出彩,藏在“融”的智慧里:以碑体为骨,筑牢作品的厚重根基;以唐楷为肉,增添笔墨的温润细腻;墨色浓淡交替,字形大小错落,打破了纯碑体的呆板与纯楷体的拘谨。
更难得的是,整幅作品一气呵成,无半分滞涩感,“无意于佳乃佳”的创作状态,让笔墨间既有传统碑帖的沉淀,又有自然书写的鲜活气息,堪称对楷书“碑帖融合”的一次成功探索。
![]()
评委曾评价:“他的作品耐看耐品,每一次细品都能发现新的笔墨趣味,打破了楷书‘千人一面’的刻板印象。”
第二届冠军王程民:唐楷正统的“法度守护者”
如果说尚湘原是楷书创新的“破局者”,99后青年王程民便是传统法度的“守护者”。
![]()
第二届楷书组特等奖作品
年仅26岁的他,早已是中国书协双会员,其获奖作品扎根唐楷精髓,取欧体的险峻骨架,融虞世南的温润气韵,将“规矩”二字做到了极致。
![]()
作品中,中宫紧收而外展从容,横画平稳如梁,竖画挺拔如柱,起笔藏露结合,收锋干净利落,每一笔都恪守章法却不显僵硬。
墨色枯润相生,从浓到枯的渐变自然流畅;章法上字距疏朗却行气连贯,题款与正文节奏协调,闲章点缀恰到好处,整体呈现出静穆庄重又不失生机的气质。
![]()
最难得的是,这幅作品实现了“专业与大众的双重认可”——专业层面,笔法、结字、章法无可挑剔;大众视角,字字端庄清晰,无需专业解读便能直观感受到楷书的美感与力量,完美诠释了“雅俗共赏”的真谛。
巅峰对决:“融”与“守”,都是书法的极致出彩
其实,两届冠军的“出彩”,只是书法艺术的两种不同打开方式,并无绝对的高下之分。
若偏爱书法中的创新巧思,尚湘原的作品更具探索价值——他以非科班的视角,打破碑与帖的界限,让楷书在传统框架内焕发新的灵动,证明了书法创新无需脱离经典,巧妙融合便是捷径;
![]()
尚湘原楷书
若钟情传统书法的扎实功底,王程民的作品则更合心意——他用极致的法度演绎唐楷正统,让大众看到“守正”的力量,印证了传统书法只要扎根精髓,便能跨越圈层引发共鸣。
![]()
王程民楷书
而两届“大厦杯”将50万大奖接连颁给这两类作品,更传递出清晰的行业导向:书法的出彩,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无论是尚湘原式的“碑帖交融”,还是王程民式的“法度精熟”,只要守住传统根基,要么在融合中突破,要么在坚守中深耕,都是值得肯定的高质量创作。
![]()
这场跨越数年的楷书巅峰对决,没有失败者,只有书法艺术的多元魅力。
那么,你更偏爱尚湘原碑帖合璧的灵动,还是王程民唐楷正统的精熟?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为你心中的“出彩冠军”投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