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妈跟她姐几个去湖边溜达,回来在朋友圈刷了九图。我划拉着手机,突然一张书法照片卡住我眼——那字龙飞凤舞,跟要飞出来似的,挺带劲儿。我拿去办公室给人看,一圈12个人,没一个念得出。我当场就杠上了:老子非得弄明白它写的是啥!
结果盯到眼酸,也只认出半边“山”字。我泄了气,把照片往桌上一扔,旁边同事冒出一句:“你费这劲干嘛?现在学书法还有啥用?”
首先如果您把它当做工具使用的话,练练钢笔字毛笔字,能把楷书写漂亮就很好了,写稿子的时候让人看起来很舒服,也就可以了,很实惠,但如果作为修养方面的加强,我想不必考虑它是否具有太多的社会用途,能够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让自己的内心逐渐充盈起来,培养更多的思考能力,辨别能力,提升人格,品鉴能力等等,我想这对您的人生是一定有着莫大的帮助的。
记忆中的童年,是在一页页的书法纸中度过的。我至今还记得,那些曾经宣纸堆叠的童年,苦涩而乏味。犹记得幼年时的夜晚,妈妈在旁边督促写作业,自己的脑袋里却一片混乱,一想到写完作业还有书法要写,就觉得悲从中来。
那时候最羡慕的,是院子里那些写完作业就可以去玩耍的小伙伴,觉得他们完全没有忧虑,像棵四季常青的松树,一年四季是春天,而自己,一年四季,都是寒冬。三年级时候父母给我报了书法班。我仍记得老师当时在课堂上讲的话:他说我们要学习达芬奇画鸡蛋的精神,我们要一个字一个字的练,反复的练,不停的练,直到写好,写像为止。
我似懂非懂地听着他在讲台上指点江山挥斥方遒,脑子里却像浆糊一样,我唯一明白的就是,我再也不能在像以前那么自由了,再也不能活蹦乱跳的四处玩耍了。
最开始练的是《颜真卿》的《多宝塔碑》,从比划开始,老师每天还布置作业,必须中楷,叠好小格,每天写五张,就练老师当天教的比划。那时候还小,学习能力差,学的很慢。 还有当时出于对于书法的反感,我并没有认真地去完成它。
丑吗?挺丑的,自己都不忍直视。后来你以为我坚持下去了吗?并没有,上了初中,我就以学业繁忙为由,彻彻底底的摆脱了书法对我的桎梏。当然,学业上,我也没有做到精益求精。那时候简直不能用爽来形容了,感觉自己已经飞身上仙,摆脱了浪费时间的毛笔字,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像一匹冲出栅栏的野马,自由的翱翔于广袤的天地之间。
后来工作了,玩性也没有那么大了,就又想起了写字这回事,可是觉得软笔舞文弄墨麻烦,不如写点铅笔字啦,硬笔字来的快,就有事没事的写起了硬笔,并发到了朋友圈。朋友们总是很捧场,常常夸我的字好看。其实我也知道,大家鼓励居多,在我看来,写的很扯。
可是那时候,还是感觉自己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渐渐觉得写字,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于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夸赞来满足我的虚荣心,我又操刀开始了我的书法生涯。天天写,天天练,遇到喜欢的字体,就去模仿,认真临帖。也就是那时起,才领会了老师说的,反复写,天天写,不停写。也许是小时候的底子还在,又或许是在练习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书法这件事,竟然让我坚持下来了,有时候还觉得自己也写的有模有样的。
最后,干货? 没有干货,我只是为了自己写着爽!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