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王国是明清两朝的重要藩属国,明洪武五年(1372年)时,正式成为明朝藩属国,此后一直保持宗藩关系。清康熙二年(1663年)琉球被清王朝册封,从此琉球使用清朝年号,向清朝纳贡,历代琉球王都向中国皇帝请求册封,从未间断。
![]()
1872年,日本削琉球国号设为“琉球藩”。1875年7月,又强令琉球王国停止对清政府的朝贡,并改用日本年号。1879年日本宣布琉球废藩置县,完成“琉球处分”,将其并入本国,设“冲绳”县,琉球王国就此覆亡。
![]()
琉球王国在600余年时间里,与大陆沟通紧密,往来使者、商队络绎不绝。道光十七年(1837年)琉球新君主即位,六月十一日,清朝派翰林院修撰林鸿年为正使,编修高人鉴为副使,驶往琉球,册封尚瀾之子尚育为新一任国王。册封仪式繁复隆重,清人绘《册封琉球图册》,记录了这一盛典的全过程。
![]()
而彼时39岁的何绍基,则写下了《册封琉球赋》这一书法,全文小楷写成,用笔精致典雅,这么美的字还是头一次见。此作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与其中年以后的风格迥然而异,从中可以一睹其扎实的功底。
![]()
此作用笔清健洒脱,兼有几分沉涩与古拙。起笔圆浑,收笔含蓄。结字寓奇崛于平正,在看似不经意间,蕴含着极高的匠心。架构宽博,气象开阔:他的小楷字形并非欧阳询的紧峭,也非钟繇的扁拙,而是呈方中带扁、宽博舒展之态。字的中宫并不刻意收紧,笔画间空间疏朗,给人以大气磅礴之感,竟有将大字楷书缩小的恢弘气度。
随形布势,一任天机,不追求“状如算子”的整齐划一。字的大小、长短一任自然,完全根据每个字本身的笔画多寡与形态来安排。这种看似“不规整”,正是突破“馆阁体”束缚,每个字都在纸上姿态各异,生动无比。
![]()
何绍基的书法,在其生前身后均获誉极高,被公认为晚清书坛的顶峰。“子贞书法,自成一家,如屈铁枯藤,惊雷坠石,真足以凌轹百代。”近人沙孟海等学者对其推崇备至,认为其足以超越前代。“晚清书法,当推何绍基为第一,其篆隶楷行,皆能熔铸古今,独标风骨。”这是后世对其历史地位的公认。
他的小楷笔法,是训练笔力的“不二法门”。深入学习,能彻底告别用笔轻飘、线条无力的困境。对于深陷唐楷法度而难以自拔的学习者,何绍基小楷中天真烂漫、因字赋形的结体,能助你打破僵化的结字思维,建立个人风格。
![]()
同时,此作示范了如何将北碑的笔意自然地化入楷书,既存古意,又具新声。这对于希望走碑帖结合之路的学习者,具有启发价值。学习他如何将手臂力量与控制力,转化为笔下沉雄老辣的线条,是一条绕过甜熟秀媚的大道。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