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黄某某在赤峰当铺地村捡起三棵白菜时,他大概没想到这个随手拍下的15秒视频,会成为一场网络时代的信息链式反应起点。从个体猎奇到媒体失察,从群众盲从到当事人夸大,这场“免费白菜”闹剧像一面棱镜,折射出信息传播链条上每个环节的失守——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轻点屏幕的转发可能引发一场社会秩序的雪崩。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image
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流量驱动下的“随手拍”陷阱
11月3日那个下午,黄某某的行为堪称当代信息瘟疫的标准传播模型:发现三名老人捡白菜后,他既未询问土地归属,也未核实是否真属“免费”,仅凭“无人制止”的主观判断就完成“事实建构”。更致命的是,他刻意在评论区标注地理位置,用精准坐标置换流量密码。这种“疑罪从无”的传播逻辑,与网络时代“先开枪再瞄准”的叙事惯性一脉相承——当点赞数比真相更重要时,每个路人都可能成为谣言的零号病人。
![]()
image
媒体的“信任透支”:当专业机构沦为谣言二传手
红山晚报记者刘某某的操作则暴露了更深层的行业病灶。作为市属官方媒体,其本该坚守的“交叉信源”“实地核实”等专业铁律,在流量焦虑前土崩瓦解。仅凭网友转发的二手信息就仓促发布“免费砍白菜”的喜讯,这种“编辑部在评论区”的荒诞场景,恰似给野火递上鼓风机。更讽刺的是,当种植户李某某私信质询时,媒体的沉默与最初的亢奋形成尖锐对比——这种“点火不灭火”的双标,最终让公信力沦为谣言燃烧的助燃剂。
![]()
image
维权异化为造谣:受害者如何变成共犯
李某某的角色转换最具警示意义。作为实际损失9.52万元的受害方,他本可依法维权,却选择用“400亩一扫而空”“百万损失”的戏剧化表述争夺舆论同情。这种“伤害加倍法”的维权策略,本质上是用新的谣言对抗旧谣言,结果反而将自己从受害人变成造谣者。当他在镜头前刻意将380亩说成400亩时,或许没意识到:维权的正当性正在被夸大的数字反噬,最终公安机关的批评教育宣告了“按闹分配”逻辑的破产。
这场闹剧的追责名单像极了一幅数字时代的《清明上河图》:治安处罚的首发者、被注销记者证的媒体人、批评教育的捡菜群众、约谈的主办单位……他们共同构成信息生态的病理切片。当AI生成的不实内容与人类的不负责任相遇,当机构的审核缺位撞上个体的流量狂欢,我们终于看清:在真相的战场上,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或许正如通报所示,9.52万元的实际损失与百万谣言的巨大落差,正是这个时代信息通胀的残酷汇率——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推高通胀指数的那个分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