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瓴光电创始人及董事长童维军
近日,武汉市飞瓴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瓴光电)完成新一轮近5000万元Pre-A+轮融资,投后估值达3亿元。
本轮融资由清控银杏、光谷人才基金与湖北省科投天使基金联合领投,武汉高科、新洲航天产投、昆山高新产业平台投资机构参与部分股权认购。
飞瓴光电于2021年在光谷创立,截至目前公司还收获了光谷瞪羚企业,武汉市首批未来之鹰企业,湖北省科创“新物种”、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楚天英才科创团队等荣誉。
“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推进自主研发的常压微波等离子体技术体系在多产品线上的应用研发与迭代升级。”飞瓴光电创始人及董事长童维军接受支点财经记者专访时说,“公司将继续坚持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双轮驱动,计划于2030年左右完成上市目标。”
童维军曾在全球知名光纤光缆企业担任高管,带领公司攻克非金属元素深掺共掺工艺难题,凭借自主研发的常压微波等离子体技术体系,打破了国外在深掺氟特种光纤材料与装备方面的技术垄断,成功量产直径达50毫米且是国内最大尺寸的特种光纤预制棒。目前,飞瓴光电已研发出具备制备直径达80毫米特种光纤预制棒的能力。
由飞瓴光电预制棒拉出的特种光纤,也已广泛应用于极端环境、工业激光、通信设备、能源交通、生物医美等领域,今年接单已超过5000万元。
不同于一般的通信光纤,特种光纤是指为实现特定功能而设计制造的光纤,技术壁垒高、研发投入大,但在特定波长、极端环境或特殊应用场景下性能表现卓越。长期以来,制备大尺寸特种光纤预制棒的核心技术——深掺氟特种光纤的关键材料与装备一直被国外垄断。
“大棒的主要优势,是产品一致性好、性价比高。”童维军介绍,一旦技术上有所突破,带来的产业价值和安全意义巨大。
这也是童维军果断从行业巨头离职,选择自己创业的根本原因。飞瓴光电创立半年,便搭建起常压微波等离子体研究平台,在国内首次实现多种蒸汽常压微波等离子体火炬的稳定运行,为后续产品开发奠定了核心工艺基础。
2022年,突破传统化学反应势垒限制,实现预制棒深掺氟浓度达7at%,数值孔径达0.24,将电能转化率从行业一般的30%提升至超90%;2023年,与武汉工程大学正式成立光电材料制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研发国内首台常压微波等离子体预制棒外沉积装备,八边形掺氟管实现量产证明了工程化能力,同时产品顺利通过客户验证。
值得关注的是,飞瓴光电不仅在产品性能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在产品价格上也形成了国产替代优势。2023年,国外产掺氟材料一公斤对外售卖价格约12万元,飞瓴光电的同类材料约8万元,价格下降三分之一。反映到特种光纤和预制棒上,也形成了“高性能+优价格”的质价比价值组合,市场逐渐被打开。
2024年,是飞瓴光电再次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一年。为实现大规模量产,飞瓴光电在光谷楚天传媒科创园新建总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生产基地,可年产1000kg高性能特种光纤预制棒。该基地还配备多座特种光纤拉丝塔,其中一座高22米、贯穿5层楼的拉丝塔,是亚洲最大的特种光纤拉丝塔。
目前,“亚洲第一塔”可将直径为50毫米的特种光纤预制棒,拉出100公里左右的特种光纤。飞瓴光电也形成了波导设计光纤、微结构光纤、优化掺杂金属光纤三大类特种光纤产品,可满足强辐照、强激光、强电磁、高温极寒等场景对新型通信光纤和特种光纤的应用需求,应用场景包括核电、航天航空、天文学、蓝光光刻、激光手术等领域。
“近几年,公司收入基本保持每年翻一番的速度,预计今年可达7000万元,产值则有望突破1亿元。”童维军透露。
编辑丨胡馨月
编审丨陈勇
![]()
新浪微博|@支点财经
地址|湖北·武汉·楚天传媒大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