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日局势紧绷,上周中方刚刚宣布避免赴日旅行通知,接连又升级了连串反制:
1.高市早苗的言论不是钱能解决的问题,她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2.G20峰会,中国没有安排对日本对话
3.暂停上线日本电影
在早市早苗派特使前往中国“解释”期间,中方的反制没有停止,日本国内媒体一致认同,中国的反制在升级,因此,外界猜测,中国可能在某个时候打出“稀土牌”,届时将重创日本经济,日本将如何应对?
对于中方是否采取这一举措,感到好奇的人很多,尤其可能引起特朗普的关注,中美贸易战,美国完败,可以说相当大部分原因是败给了“稀土”。特朗普不相信,高市早苗有这个能力扛得住。
然而,有另一种声音,特别是日本国内的右翼认为,日本早已经不害怕中国的稀土封锁,因为日本在15年之前就开始在准备了。日本真的有这个能力,我们看看15年前中日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
2010年9月7日,中国渔船在我国钓鱼岛附近,与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发生了碰撞,日方非法抓扣了我国15名船员,并拘押长达17天之久,中方对此提出了强烈抗议,作为反制,中国停止对日本出口稀土等关键矿产,一度让日本产业界陷入恐慌。
2010年,当时的多方资料显示,日本对中国稀土依赖度超过90%。比如日本发达的汽车制造、电子、精密仪器等高端装备的生产,广泛应用到中国的钕、镝、铽等稀土。中国一断供,日本立即陷入供应链危机,能够流进日本的稀土价格暴涨,在这次事件平息,日本的稀土价格已经比之前翻了10倍以上。可能正是因为这次事件,日本才开始高度关注发展稀土产业,减少对中国的稀土依赖。
十五年以来,日本通过四种方式增加自己对稀土的把控力度。
1.囤积
2.再回收利用
3.推动产品替代,比如研发含少量稀土元素的磁体
4.与非中国供应商,比如澳大利亚莱纳斯稀土生产商合作,进行投资控股等,让日本企业获得了钕与镝等关键材料,用以解决日本汽车和风电涡轮机磁体等的生产需求。
![]()
到了2025年,据CNBC、印度快报、美国智库报告等媒体指出,日本对华稀土依赖已经从2010年的90%以上降至2025年的60%以下,并计划进一步压降至50%以下。日本本来是个资源极其匮乏的国家,石油、矿产等都需要通过海运,特别是台海从全球各地运输,日本能够将对华稀土依赖降低到这个水平,也是非常不容易,相较于美国确实长进不少。不过,日本对中国的高纯度重稀土金属及精炼产品,比如如用于高性能永磁体的镝、铽等实际依赖度反而上升至82%。
尽管高市早苗宣布,日本从海底6000米深的地方挖出富含稀土的泥土,这项实验已经获得成功,并可在明年1月份开始试运营,每天能挖出大约350吨稀土泥用于加工,但一来成本不菲,二来远水解不了近渴,三来供应量有限,因此想要彻底摆脱对华稀土依赖,此话还为时尚早。
![]()
尽管日本对华稀土依赖有所减弱,但中国掌握全球70%以上的稀土矿、90%以上的稀土加工能力,仍然对全球稀土有绝对的主导权,日本若希望中方对其进行压力测试,中方大可满足其要求。应用“0.1%”含量规则对日本进行稀土限制,看看日本的制造业能撑多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