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凤雏先生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江西省书法家协会资深会员,抚州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和抚州市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现任抚州汤显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汤显祖学刊》主编。
他是恢复高考后首届大学生,曾有地方党政部门多岗工作经历,卸任于江西省抚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其家学渊源深厚,影响了他对文化传统的关注。他幼承庭训,受钟爱书法的父亲——著名书法家翰青先生悉心教导,浸润于书法审美的成长环境,从小就对汉字的结构造型产生极大的兴趣,为他以后成为书法家奠定了坚实基础。
吴凤雏的家乡临川是历代人文荟萃之处,出过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与曾巩,以及撰著“临川四梦”的汤显祖,千年来文脉不断,辉映中国文坛。他曾著有《汤显祖传》《牡丹亭·评注》《走近汤公》《汤显祖与晚明曲坛》《宋人笔记概论》共同主编或执行主编《临川四梦·评注》《在北大听汤显祖》《江西四十年·抚州地卷》等。另外,在《光明日报》《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理论家》等发表文论及诗文随笔若干。
![]()
此次专题书法作品展以汤祖为主题,展示了抚州文脉备受瞩目的篇章,让“临川四梦”的名篇隽语及汤公的诗词文章,通过潇洒俊秀的笔墨,在书法的星空闪烁发光。展出的书法作品,有气势磅礴的大字、行云流水的中楷,也有秀丽优雅的小字,尽显龙飞凤舞之势,均在笔端展现了汤显祖追求的风雅,灵动飘逸,独具一格,以书法承袭了千古临川的文脉。
龙飞凤翥 感悟汤翁
文 | 郑培凯(著名
历史文化学者与书法家,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
吴凤雏先生是江西抚州的知名学者与书法家,其家学渊源深厚,影响了他对文化传统的关注。他幼承庭训,受钟爱书法的父亲——著名书法家翰青先生悉心教导,浸润于书法审美的成长环境,从小就对汉字的结构造型产生极大的兴趣,为他以后成为书法家奠定了坚实基础。他的家乡临川是历代人文荟萃之处,出过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与曾巩,以及撰著“临川四梦”的汤显祖,千年来文脉不断,辉
映中国文坛,使他自幼耳濡目染,热爱古典文学。他曾著有《汤显祖传》《牡丹亭·评注》《宋代笔记概论》等著作,显示其对乡邦文化的崇敬,尤其是对汤显祖文学艺术成就的由衷敬仰与深入研究。
此次专题书法作品展以汤显祖为主题,展示了抚州文脉备受瞩目的篇章,让“临川四梦”的名篇隽语及汤翁的诗词文章,通过潇洒俊秀的笔墨,在书法的星空闪烁发光。展出的书法作品,有气势磅礴的大字、行云流水的中楷,也有秀丽优雅的小字,尽显龙飞凤舞之势,均在笔端展现了汤显祖追求的风雅,灵动飘逸,独具一格,以书法承袭了千古临川的文脉。
就行草书法而言,吴凤雏先生的书法展现了天马行空的动态之美,又蕴含笔画含蓄的内在张力。没有拘谨板滞的笨拙,也绝无刻意求险的怪异,在灵动之中展现了和谐,正如苏东坡所言“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即艺术追求的恰如其分,行气贯通。
更难得的是,吴凤雏先生的行草书法作品蕴含着一股书卷正气,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积淀。他笔下“龙飞凤翥”的独特之处,在于发挥个人内蕴的意气风发,在刚柔相济之中显示了笔画的张力,不像当今一些博人眼球的“狂书”。清代书法家邓石如所言“字画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说的是写字要留意疏密虚实的对应,使通篇布局有其规整的变化,提升视觉的美感。吴凤雏先生的行草构局,正符合这种空间变化所提供的美感,承袭了历来行草传统的美学意识,令人钦佩。
笔者与吴凤雏先生交往多年,不但经常交流汤显祖的诗文戏曲研究心得,也在书法笔墨钻研上有着共同爱好。此次专题作品展,结合汤翁诗文戏曲名篇,与他个人的书法体会,以笔墨传承文学精髓,以跨界艺术形式弘扬抚州文脉,提升汤显祖研究的文化意义,令人十分感动,值得大为赞扬。
部分展出作品欣赏
![]()
![]()
![]()
![]()
![]()
![]()
![]()
![]()
![]()
![]()
![]()
![]()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