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徐超 通讯员 张冉 马伊恒/文图
日前,郑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小学语文学科举办了统编教材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外国语小学王一帆老师作为高新区习作研讨课代表进行课例展示。
![]()
王一帆老师以六年级上册《笔尖流出的故事》第二课时为例,围绕学生习作初稿问题,搭建支架引导修改,直击习作教学中讲评课的痛点。课堂上,王一帆以真实学情为出发点,通过案例示范、冲突设置、删改对比等方式,将抽象的情节构建、环境描写、心理刻画技巧转化为具体、准确、易操作的方法。同时,预留充足修改时间,组织同桌互评、交流修改思路、成果分享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内化写作方法,在交流中提升习作质量,充分展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
郑州高新区教研和智慧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郑青杰在点评中高度肯定了本节课的三大亮点:一是问题能聚焦,教师梳理学生初稿共性问题,使教学指向明确;二是方法可操作,利用课内外案例,引导学生掌握情节设置与环境心理描写技巧,降低了学生写作门槛;三是习作有提升,通过实践与分享帮助学生内化方法、梳理思维,实现能力进阶。同时,她提出建议,鼓励通过创设投稿编辑情境,强化学生读者意识;探索AI赋能等创新方式,为学生思维开拓提供支持,让习作修改充满乐趣。
![]()
郑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语文教研员余昆仑在总结点评中用“真、实、沉”三个字概括了本节课的教学风貌,肯定了王一帆借助Deepseek评价范文辅助备课的有效做法。他谈到,习作讲评课就是要处理好“写—评—改”之间的关系,王一帆老师用统计的方式了解学生习作选择与问题,并以问题导向聚焦情节、环境与心理两大核心,通过“看范文—梳理方法—修改”的环节一步步推进,符合习作教学的基础定位,建议不断优化“写、评、改”三者的衔接与落地。活动最后,余老师寄语全市小学语文教师,要坚持守正创新,以课标、教材、教师用书为正途,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创新教学方式,不断提升教材研读转化、文本解读、教学设计与课堂评价指导能力;以区域问题为导向,从教师角度出发,聚焦教研实效,引导教师学会思考与内化,切实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
此次观摩研讨活动为全市小学语文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的优质平台,王一帆老师的课例为高段习作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路径。外小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研统编教材,创新教学方法,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让小学语文课堂在“双减”背景下焕发更强活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