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感觉雷军现在有点魔怔了,他在自己的观念茧房始终没有走出来,而且越陷越深。
11月16日,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雷军连发多条微博,重申小米汽车安全设计理念。他表示,
在去年4月的一次采访中,我在谈产品定义时说,“一辆车,好看是第一位的”,这和“安全是基础、安全是前提”矛盾吗?
在微博中,附上他于2023年和2024年发布的四则微博截图,力度自己曾多次强调“安全高于一切”。
![]()
雷军的意思是,虽然我说过“一辆车,好看是第一位的”,但我也说过“安全高于一切”,所以我没问题。
看到这里,我甚至有点想笑,这是在哪学会的左右手互搏之术?好歹也是当年的高考状元,现在的知名企业家,居然强词夺理到了这种地步。
就算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我想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一辆车好看是第一位的”这个简单的、没有任何定义修饰的肯定句式,没有任何的歧义,他想表达的,其实就是字面意思。
这与安全至上不冲突、不矛盾吗?就跟做人一样,你不能既要又要。做一家车企,也要有个价值排序,话都让你一个人说完了,前后两头堵,别人还能说什么?
俗话说,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雷军倒好,打算把泼出去的水收回来,兑点香精,当成鸡汤再卖给粉丝。
其实在雷军眼中,“好看”和“安全”哪个排第一根本无所谓,重要的是他怎么把车卖出去。这就是两把收割韭菜的镰刀,运用在不同场合的不同话术而已。当他需要收割那些注重安全的韭菜时,他就说“安全至上”,“安全是最豪华的配置”,当他需要收割那些只看重外观的的韭菜时,他就说“好看是第一位的”,通杀一切,一个都不能少。
说句实话,一家车企,陷入“好看”还是“安全”这样的伪命题之中,本身就是足够悲哀、足够讽刺的事情,雷军居然拿来反复念叨,这真是一个莫大的笑话。
小米和雷军过度营销带来的反坐力,显然还远远没有结束。
2、
我之前的一篇文章里就说过,雷军身上有一种“大人物病”,就是习惯用宏大叙事来掩盖和淡化小人物的牺牲。出几起事故算什么,小米的历史车轮还是要滚滚向前的!
现在,雷军身上的“人大物病”又有了第二个特征:拒绝认错,拒绝道歉,我永远正确。
就拿“一辆车,好看是第一位的”这句话来说,营销嘛,挣钱嘛,大家都懂,都是些骗人的鬼话,没几个当回事。现在出了事,被人翻出老底来,那错了就错了,老老实实道个歉,这事也就过来了。
但是雷军偏不,非要在明明错误的言论上辩出个一二三来,这就属于没苦硬吃,没事找抽型。
显然,他是没把自己当成普通人,而是当成了某个大人物,自己把自己高高架起来了。大人物怎么能错呢,就算是错了,也得强行挽尊,打到你服为止。
否则,雷军过不去,小米不同意,千万小米粉丝不答应。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几起引起广泛争议的事故,小米和雷军至始至终都没有认认真真地认过错、道过歉,更不要说有什么深刻的反省和忏悔了。
可能在雷军的内心,我不认错,那我就没有错。
学会认错,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品质,也是人类进步和文明的象征。但现在,认错正在日渐稀缺,尤其是雷军这样的精英人士身上。
也正是这一点,让小米有了一种宗教属性。宗教与科学的区别是什么?就是看会不会认错。宗教就是无脑狂热,说什么都对,永远正确,你没有达成所愿,那是你不够虔诚,想想你有没有努力?
而科学是可以证伪的,科学家是可以犯错的,科学的进步就是一次次试错,一次次推翻。
永远正确的企业,很可怕。
3、
雷军的固执不是没有道理的。小米虽然号称是国内电车的领军者,但本质上是最典型的“粉丝经济”模式,狂热粉丝是小米的基本盘。
所以我们看到,小米和雷军的一切导向,都是紧紧围绕粉丝展开,维持好粉丝群的稳定,就是最大的成功。这就是饭圈的那一套,用最风骚的话术,最煽动性的语言,最精致的外包装,去挑动粉丝的购买欲,他们需要什么,就投喂什么,要个性就给个性,要速度就给速度,尽一切可能满足他们的想象,让他们感觉已经到了人生巅峰,与雷军一起共享人世繁华。这其中,当然也包括那几个在烈火中丧生的女大学生。
雷军不能认错,否则他的教主形象就会崩塌,信任就会出现裂缝。原来你就是一个满口套话的凡夫俗子,那我还信你个鬼?
雷军不能认错,否则他以前说过的话,连带着小米的整个营销体系都会面临全方位的质疑。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雷军的固执也很可怕。毕竟他掌控着这么大的一家企业,对中国的电车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毕竟他也是一个的成功的企业家,这种打死不认错的精神,所代表的任性和狂妄,是会传染的。
有时候,真的不知道,雷军和他的粉丝,究竟是谁绑架了谁,又是谁PUA了谁。在一声声狂热的膜拜声中,人很容易迷失自我。
诚恳地说一句:雷军,你就认个错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