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不决看英国。
尽管这已经不是西方第一次出现右转迹象,但英国的这场行动,仍然会被定义为西方右转路上的又一个里程碑事件。
本月,英国内政大臣将宣布对英国移民与庇护进行重大变革。英国将以丹麦体系为蓝本,而该体系被视为欧洲最严之一。
英国内政大臣谢巴娜·马哈茂德希望减少吸引移民来英国的诱因,同时加快遣返无合法居留者。
这意味着,一向在移民问题上相对温和的英国,也要开始右转了。
![]()
英国学习丹麦,那么丹麦又是怎样的呢?
作为欧洲对移民最严的国家之一,丹麦目前已经成功将移民申请降至40年来最低水平。而就在上个月,英国内政大臣谢巴娜·马哈茂德就曾派遣下属前往哥本哈根,研究可供英国借鉴的措施。
丹麦在这方面的确很严格。对于在丹麦停留较久者,取得永久居留权所需时间已经延长,并新增了一系列条件,例如必须拥有一份全职工作。
在移民问题上,目前丹麦在许多方面都选择了收紧,丹麦遣返更多人,如果在丹麦犯罪,还会被驱逐,另外丹麦还推出不同计划,帮助人们自愿回国。
但丹麦一开始也不是这样。2015年,丹麦中间偏左行政体陷入困境,右翼民粹民调飙升,移民问题日益引发丹麦人担忧。
如今的英国,和十年前的丹麦也非常相似,面对越来越右的民意,丹麦和英国都做出了相似的决策。
这几年,从美国到英国再到阿根廷,右翼的风越吹越大,反对移民的趋势愈演愈烈,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
在我看来,西方这股思潮的变化,除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之外,其实也有经济因素。
过去全球化的时候,西方接受并拥抱多元文化和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即西方多元文化的前提条件是,你得共同相信这个所谓的普世价值观。
在这个基础上,大量的人开始涌入西方,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德英美法,当时吸纳了很多移民和难民,但问题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暴露出来。
文化不同也许可以理解,但价值观不同你能怎么办呢?
越来越多的穆斯林涌入西方,自然也带来了恐慌。对美英来说,因为人口基数大,所以短期内还没有什么,但对于丹麦这样的小国来说,就很不一样。
丹麦总人口不到600万,只有我国一线城市人口的一半不到,可以说是精而美的小国,但也正因为是小国,丹麦一放开移民和难民,导致大量外国人口涌入,破坏了丹麦自身的社会特质。
所以,丹麦收紧移民是为了保护丹麦的社会特质,毕竟丹麦人口更少,也更容易被“污染”。
前段时间还特别流行一个类似的观点,说美国目前人口结构中某个群体占比已经很高了,考虑到他们庞大的生育能力,未来几十年内,就可能会直接占领美国。
其实这种类似的观点不仅仅在美国流行,英国、德国一样充斥着类似的观点,不管是真是假,单就这么一个未来的画面描述,就足以让人不寒而栗,所以这几年,西方整个转向保守,是有原因了。
除了价值观不同之外,移民带来的犯罪问题飙升,各种安全问题也频发,当然还有一个经济问题,外来移民抢走了本国人的饭碗。
这个理由也是特朗普最喜欢用的。
![]()
很多人把这一转变称之为西方的“再觉醒”,我觉得这个词是比较夸张的,更形象的比喻,应该是“回调”,你太左了,那就右一点,你太右了,那就左一点,在这个过程中摸索着前进,如此循环往复,就构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历史。
目前,英国的情势和十年前的丹麦非常相似,民调越来越右,人们对待移民越来越保守,这就迫使英国必须要做出改变。
不过英国和丹麦也有所不同,丹麦不会面临来自北海或波罗的海的小船偷渡潮,丹麦语也不像英语普及,因此语言要求也会阻止部分潜在人口。
而英国每年都会面临从海峡穿越而来的偷渡难民,如何处理这些人,已经让英国大为头疼。
这个时候英国右转,绝对不是巧合。
![]()
右转代表着保守,而保守往往又意味着敌意和排外,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这不是一个太好的信号,当纯粹的商业利益考量夹杂了其他因素进去,这就不是一个纯粹的市场化。
今天这样一个时代,借用某位学者说的话,它更像是某种巨变前的宁静,人们的思潮变化最终,一定会体现在行动上。
en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