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收到那封信的时候,秘书的脸色都变了。
信封厚重,里面不是信纸,而是一颗子弹。
秘书紧张得差点喊出声,而陈毅只是淡淡一笑,把子弹随手丢进了垃圾桶:“这有什么好怕的?我在枪林弹雨里走了几十年,还能被一颗‘花生米’吓住?”这句话听上去轻描淡写,但在当时的上海,杀机四伏,谁都知道这不是普通的威胁,而是赤裸裸的死亡警告。
上海刚解放时,情况有多复杂?工厂倒闭、商店关门、失业潮汹涌,一座曾经繁华的城市,几乎陷入瘫痪。
更不用说,遍布街头巷尾的国民党特务、逃亡军官、黑帮势力,个个都对新政府恨之入骨,暗流涌动,随时准备搅乱局势。
![]()
蒋介石甚至放话:“共产党不会治理上海,不出几个月,这座城市就会垮掉。”可现实啪啪打脸,陈毅硬是凭着一套铁腕治理,把上海稳住了。
于是,国民党坐不住了,决定用一场暗杀,彻底解决这个让他们头疼的对手。
这次行动的执行者,是个狠角色——刘全德。
这个名字在军统内部是个传奇,他枪法精准、身手敏捷,号称“刘无常”,意思是他出手的人,基本都没有活路。
更关键的是,他曾经是陈毅的贴身警卫,熟悉陈毅的作息、习惯,甚至知道他哪些时候警惕性最低。
![]()
国民党特务头子毛人凤亲自安排,让他带队潜入上海,限期六个月完成任务,成功后,每人赏黄金五千两,军衔直接升少将。
但他们没想到,上海早已不是他们熟悉的上海了。
公安局早就掌握了情报,甚至连刘全德的落脚点都算得一清二楚。
他一到上海,公安就开始布下天罗地网,不动声色地监视他的每一步。
刘全德刚落脚,就发现情况不对,情报断了、接头人没了,甚至连他熟悉的朋友都变得“过于热情”,这让他心生警惕。
![]()
但再警觉的人,也架不住时代变了。
他原本计划摸清陈毅的行踪后,再安排行动,可惜,还没等他真正展开计划,就被公安抓了个正着。
真正让他掉以轻心的,是自己的一位“老朋友”——史晓峰。
这位朋友请他喝酒,酒过三巡,公安破门而入,手铐直接扣在他手上。
事后复盘,这根本就是一个诱捕计划,而刘全德,显然已经不再是那个能在刀口上舔血的杀手,他的敏锐早已被岁月磨平。
![]()
按理说,这样的特务,罪大恶极,直接枪毙是最简单的处理方式。
但陈毅却做了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枪下留人。”公安局的人都不理解,这样的刺客留着干什么?可陈毅笑了笑:“有妙用。”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极其高明的。
刘全德被关押后,开始供出大量潜伏特务的情报,一个个隐藏的敌人被揪出,特务网络被连根拔起。
更重要的是,他还被用来劝降其他特务,亲自出面劝说那些被捕的同行,让他们弃暗投明。
![]()
这一招,直接让国民党在大陆的特务工作彻底崩盘,连毛人凤都不得不承认,特务系统在上海已经“无法正常运作”。
到了1952年,国民党在大陆的特务活动基本被瓦解,毛人凤无奈下令:“暂停向大陆派遣特工。”一场原本计划刺杀陈毅的行动,最后反而成了共产党清除潜伏敌人的契机。
有人说,历史就像一盘棋,高手过招,胜负往往在一念之间。
陈毅的这步棋,不仅保住了自己,更让上海的稳定彻底奠定了基础。
至于刘全德,本该是个英雄,却因一念之差,走上了背叛的道路。
最终,他的结局,也成了一段无法回头的历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