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叔今年58岁,平时性格开朗,工作上一向拼劲十足。可自从去年单位组织体检发现有“可疑病灶”后,整个人一下沉默了许多。
家人回忆,早在一年多前,林叔其实就频繁感到疲劳、夜里总睡不踏实,但他总归为“年纪大了”。他不喜欢吃蔬菜,抽烟、喝酒样样来,压力大时还喜欢熬夜。
![]()
令人痛心的是,这些看似“正常”的生活状况其实早已埋下了隐患。你能想象吗?据中国肿瘤登记中心最新数据,我国男性新发癌症约占总癌症发病人数的56.2%,而生活方式相关因素占男性肿瘤发病原因的70%以上。
你知道吗?癌症其实并非毫无征兆,尤其是男性,身体若出现某些“警示信号”,更要当心。
那么,什么样的男性更容易“中招”?到底哪些表现最值得警惕?尤其是第4个,很多人从未在意,却可能是身体“埋雷”的信号。
不少人以为“癌症突然来袭”,其实从细微变化就能初见端倪。多项权威研究表明,男性若持续出现以下6种生活或身体表现,其患癌几率明显高于普通人:
长期抽烟喝酒,戒不掉的“习惯性伤害”
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研究显示:男性吸烟者患肺癌、食管癌、口腔癌的风险分别是非吸烟者的12.2、3.5和4.8倍;长期饮酒者肝癌发病风险提升至2.6倍。而吸烟叠加饮酒,消化道肿瘤发生率更是“倍增”。
![]()
饮食偏荤少蔬菜,红肉高盐高温烹饪
根据《柳叶刀》一项覆盖1100万受试者的队列研究证实:高盐、高温烧烤、腌制食品摄入多,胃癌风险升高37.8%;红肉摄入过量,结直肠癌风险增加29%。反之,膳食纤维摄入足,肿瘤风险大降18.6%。
经常熬夜、久坐不动,休息差,代谢紊乱
《中华肿瘤杂志》数据显示,每周熬夜超3天,肝癌风险增加1.94倍,长期久坐,前列腺癌和结直肠癌风险同步提升。睡眠紊乱、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本身也是恶性肿瘤的“温床”。
慢性炎症反复,口腔溃疡、胃肠不适常见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告指出:超过22%的恶性肿瘤与慢性炎症密切相关。慢性肝炎、口腔白斑、胃炎患者的肿瘤发生率较普通人高40-60%。反复出现“老毛病”,绝不能总当“小事”。
![]()
不明原因消瘦、虚弱、出汗、低热
中华医学会提醒:连续3个月体重无原因下降>5%,尤其伴乏力、夜间盗汗、反复发热,是多种恶性肿瘤警示症状。案例显示,约11%的淋巴瘤、胃癌患者就是这样被发现早期端倪。
消极心态、压力过大、长期焦虑抑郁
最新心理肿瘤学研究表明,长期精神状态差,可能抑制机体免疫系统,癌症相关基因表达风险大幅提升。压力之下,男性肿瘤发病率高于女性16.3%。
![]()
你中招了吗?若以上表现“集合齐全”,建议务必警惕!尤其是第4个,反复炎症别拖、别熬!
可怕的是,不良表现一旦出现,其实已经“敲响警钟”;更值得庆幸的是,只要迈开第一步,改变生活方式,身体也会快速反应。多项权威研究归纳发现,男性改善以下健康行为,癌症风险可大幅下降:
改善饮食结构,肿瘤发生率明显下降
坚持每餐多吃蔬菜,减少红肉、腌制品摄入,由中国营养学会提供的数据表明:高膳食纤维、低脂饮食组结肠癌风险降低28.5%。烹饪多用炖煮、凉拌,尽量少烧烤、煎炸,胃癌风险下降近30%。
科学戒烟控酒,呼吸消化道受益明显
一项对超过8万名男性的队列研究发现,戒烟5年以上,肺癌风险可下降45%,肝癌风险降至正常人水平;戒酒者肝硬化进展减缓42%。哪怕烟龄酒龄很长,从现在开始都不晚。
规律作息、适量锻炼,让免疫系统“回春”
哈佛大学的流调追踪印证:每晚睡够7-8小时,每周快走3-5次,综合性癌症发病率降幅达26%。良好夜间休息,细胞修复能力增强。适度锻炼可大幅提升免疫杀伤细胞水平,抑制恶性细胞突变。
及时治疗炎症,查明消化道微小异常
最新中国多中心临床试验表明:慢性疾病患者若能定期检查、规范治疗,消除炎症,相关癌症发生率可下降21%。即便反复“老病号”也要有新观念,别讳疾忌医。
关注精神与情绪,“治未病”从心理开始
中华心理健康协会数据显示,压力情绪管理良好的男性肿瘤生存率高出9.3%。定期倾诉、放松心情、学会适当减压,是对抗癌症的重要一步。
长期坚持上述好习惯,不仅能远离癌症,还能显著降低慢性病风险,让健康回归生活。无论何时,积极改变都不晚!
定期体检,早筛早查:别等到有症状才行动。每年体检,针对高风险部位(肝、肺、胃、结肠、前列腺)选择专科早筛项目。40岁以上、有家族史或有危险因素者应提早检查。
多蔬果粗粮,控盐少红肉:日常做到“八分饱,天天绿”,新鲜蔬果粗粮上一桌,每餐红肉控制在80克内,腌制、熏制、腊味每周不超过1次。
![]()
远离烟酒,最好0摄入:吸烟、饮酒(尤其是高度白酒、啤酒)直接增加多种癌症风险。能戒就戒,不能完全戒也要大幅减少。
科学作息,动静结合:中年男性更需注意:22点前入睡,午休20-30分钟,每天运动30分钟以上(如快走、游泳、骑行等),减少久坐。
管理情绪,学会释放压力:遇到烦恼主动倾诉,可试试深呼吸、户外散步、音乐疗愈、兴趣培养。必要时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帮助。
有炎症、溃疡、持续不适应及早就医:别拖、别扛!反复口腔溃疡、胃部隐痛、尿频尿急等,及时去医院检查,并规范治疗。防患于未然。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