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重庆晨报
![]()
皇华城遗址
11月16日,重庆智库暨长江国家战略研究院联合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在渝发布2025年秋季系列洞察报告,报告内容包括长江经济带10年开放成效评估、实施长江文化“重庆辨识度”行动效果评价。其中,重庆开放布局研究报告提出,重庆“十四五”开放发展指数居全国第九,开放布局在西部地区位列第一位。
多个二级指标
居西部第一位
洞察报告提出:在开放形势、经贸往来、交流合作3个二级指标中,重庆开放形势得分在31个省(区、市)中位列第6,高于全国1.16个百分点,在西部地区位列第一;重庆交流合作得分在31个省(区、市)中位列第七位,列西部地区第一位。重庆开放发展指数得分位列全国第10位,高于全国0.14个百分点,在西部12个省(区、市)位列第二。
“重庆交流合作涉及的人才交流和技术交流,通过每年一度的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正在日益显现实际效果。”报告负责人表示,但重庆经贸往来涉及的货物贸易进口依存度、货物贸易出口依存度、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等金融开放尚需努力。
长江沿线省市
带头带动开放
长江经济带10年开放成效评估总报告提出,作为我国区域重大发展战略之一的长江经济带,自2016年1月实施以来,目前已形成与“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联动发展的战略性枢纽。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出海出境大通道体系基本完善,重大开放平台建设取得突破,开放口岸集聚辐射功能明显增强。重庆市加快构建现代化集疏运体系,提速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持续拓展中新、中老、中缅等通道,常态化开行“中老泰”图定班列,强化与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等高效衔接。目前,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沿江城市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国际交往中心的地位、国际经济合作新优势更加凸显,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重庆智库暨长江国家战略研究院展望,“十五五”时期,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将带头开放、带动开放,建立同国际通行规则衔接的合规机制,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加快通道、口岸、平台、主体和环境五大开放要素建设,将引领带动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重庆辨识度
持续擦亮
重庆是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23年重庆智库暨大运河智库、长江国家战略研究院建言“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与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长江文化”被决策部门采纳以来,重庆高度重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全力打造“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的长江文化标志性成果。
长江三峡(重庆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项目已纳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保护规划,重庆正按照“一园多点”模式,加快推进建设。皇华城考古遗址公园作为首批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重点项目之一,成为首个开园项目。渝中区培育文旅产业“新引擎”。构建全业态、全时段文化旅游圈,夜间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列全市第一。大渡口区将九龙半岛至钓鱼嘴半岛长江沿岸,定位为长江文化艺术湾区。
重庆,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化“富矿”。如江津区以文化项目打造为指引,以元帅广场为核心打造重要文化地标。巴南区建成西部首个“中国温泉之乡”“首批国民休闲旅游胜地”。九龙坡区“艺术湾”规划面积58平方公里,正着力建设“全球独特、中国唯一”的重庆美术公园。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保护规划》已经编制形成。该《规划》整体保护重庆“山环水绕、江峡相拥”自然本底、“三江四廊”文化线路(“三江”即长江、嘉陵江、乌江主干文化线路,“四廊”即成渝古廊道、秦巴古廊道、酉水古廊道、渝黔古廊道主题文化线路)、“一核三片”文化区域(“一核”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域,“三片”即巴蜀文化区域、三峡文化区域、武陵山文化区域),构成重庆市域历史文化格局。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已形成“壮丽三峡”“诗咏三峡”“高峡平湖”“川江航运”“三峡探秘”和“三峡非遗”6个基本陈列框架。
重庆、四川两省市正高位推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川渝段)建设。
上游财经-重庆晨报记者 陈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