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章这一仗,打得不光是狼狈,简直是命悬一线。
说来让人难以置信,堂堂一个中央军嫡系出身的军长,几十年从军,最后居然被一根小蜡烛折腾得差点全军覆没。
这事搁谁头上都窝心,可偏偏就让他摊上了。
那年东北的局势,早就不是能靠一两个精锐部队就能扭转的了。
辽沈这一仗,打得是翻天覆地。
当时锦州刚丢,沈阳也眼瞅着保不住,营口那个地方一下子变得关键起来。
![]()
不是因为它多富裕,而是因为它是最后能往海上撤的港口了。
谁先抢到营口,谁就可能多活几天。
刘玉章那个时候刚接过第52军,部队底子还算硬,但架不住前头几仗打得太亏,兵员虽然还凑合,可士气并不高。
他早就看出,局势要崩。
于是他就主动找卫立煌,说自己愿意带兵往营口那边突一突,哪怕拼个血路出来也行。
卫立煌当时也急着找条后路,一听这话就点头了。
![]()
刘玉章算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草。
他是真拼。
部队从辽阳出发,连夜奔袭,绕过主战场,硬是抢在解放军调兵之前,把营口拿下了。
那时候营口几乎没什么人,警备空虚得很。
刘玉章一进城,就开始布防,调兵驻点,把港口一带守得死死的。
但问题也就来了。
![]()
共产党那边一看营口丢了,立马动了真格的,从锦州那边抽出几个纵队一路南下,准备围死营口。
九纵、七纵、八纵,还有独立2师,全都朝这边压了过来。
但人一多,路一长,部队也疲了,速度上不去。
刘玉章这边却没闲着。
他知道自己不是来打仗的,是来跑路的。
他下的命令冷酷得很:所有重装备能炸的炸,能扔的扔,骡马直接放生。
![]()
部队分批登船,谁先到谁先走。
他把直属部队和师部先安排上船,步兵团就各留一个排在外围死守,剩下的人全都往码头送。
港口那边的情况更紧张。
船只还在河口,不敢进港,怕被炮轰。
好不容易等到海水涨潮,船才勉强靠了岸。
可就在这节骨眼上,出事了。
![]()
那艘叫“宣怀号”的船上,装着第2师的师部和两个整团。
船上不许开灯,怕暴露给炮兵。
几个士兵看不清楚,点了一根蜡烛想照个亮。
谁也没想到,那船之前运过汽油,甲板上还有油渍,结果那蜡烛掉地上就烧了起来。
火势一下子就控制不住,火烧连营,弹药也炸了,整条船成了火球。
三千多人几乎全都没了。
![]()
另一头,岸上的部队眼睁睁看着船着火,人跳海,哭喊声、枪声夹杂着,场面几乎失控。
更让人心寒的是,有些被留下的士兵朝港口的船开火,喊着不许抛弃我们。
混乱中还有的互相对峙,甚至掉头逃命。
海边成了人间炼狱。
解放军这边的九纵和独立2师也不是吃素的,一看敌人要跑,立马发起猛攻。
九纵最先冲进港区,炮兵架起来就打。
![]()
埋在河边的“渤海号”也被击中爆炸,另一个团也跟着没了。
剩下的几艘小船还在抢着往海上跑,有的直接搁浅,有的被打沉。
战斗打了一整夜,第二天清晨,营口彻底被攻下。
岸上还剩一千多号人,弹尽粮绝,只能举手投降。
加上水里冻死、烧死、溺死的,还有被炮火轰掉的,算下来,全军损失过半,两个团直接被一根蜡烛点没了。
刘玉章带着剩下的部队,勉强撤到了葫芦岛。
![]()
军直属队和第25师还能凑个模样,第2师基本报废。
他后来从葫芦岛被调去上海,又去了台湾,部队经过补充才勉强恢复了建制。
这场仗不能说刘玉章不拼,他是真拼了命要走。
但营口这一撤,打得太急,也太险。
一根蜡烛烧了两个团,这事说出去谁信?可它就这么真真切切地发生了。
当时的东北,就是这么个局面。
![]()
前线打得焦头烂额,后方人心浮动,谁也不敢保证能坚持多久。
刘玉章这一仗,逃是逃出来了,但代价太大,部队元气大伤,几乎难以恢复。
再往后,他也没再打出什么像样的仗。
部队退防台湾,一直没能回头。
这事在军中传得很远,后来有不少人提起营口那个夜晚,都说不是打输了,是命没保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