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数据历史性暴跌,大家都不爱借钱还是不爱消费了?
最近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10月份,全国居民贷款减少了3604亿。
这是什么概念呢?
过去快20年的时间,没有这么下跌过,这个指标叫“居民新增贷款”,以前普遍是四五千亿的往上涨,头一回在金九银十的日子里这样跳水。而被10月数据暴击之后,今年整体居民新增贷款数据同比是暴跌了65%,低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
仔细来看一下,跌的最狠的是短期贷款数据,10月份下滑了2866亿,这说明大家连信用卡都不乐意刷了,花呗都不乐意借了,消费的能力和意愿都在降低,哪怕是提前了一个月就启动的双十一,都没有带动消费,今年这才是最冷双十一。
然后是中长期贷款缩水了700亿,这块其实就是跟房地产直接挂钩。
今年10月份全国100强房企的操盘金额同比暴跌了41%,都不算降温了,直接叫速冻。也就是说,10月份的销量严重拖累了全年整体的数据。
尽管各地纷纷下调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但居民购房意愿依旧不高,问题或许不在于“买不起”,而在于“不想借”。
当然要提的一点是,去年9月底,多地出台楼市松绑政策,降首付、降利率、放宽限购,因此激发了大量的潜在购房需求,推高了销量。
今年9、10月份,楼市并没有整体层面的松绑措施,此消彼长,导致销量的同比降幅出现明显下跌。
![]()
结合近期市场观点来看,如果11、12月没有整体性政策加码,新房销售恐怕难有起色。
而跟我们刚刚讲的贷款数据冰火两重天的是存款数据,今年前9个月,全国新增住户存款高达12.73万亿,比去年同期多了8800亿,同比涨超7%,大家没有钱还一个劲的存钱,背后都是对于未来收入心里没底,存钱等于抵御风险,减少各种消费。
最后就是居民债务收入比也已经走到天花板了,目前全国居民债务收入比高达142%,也就是说你不吃不喝不花钱,大家去干1.4年的活,才能把整体的债务还清,而这比例已经超过了德国、美国、日本这些发达国家。
所以,就是居民借钱加杠杆的越来越少了,还钱去杠杆、存钱抗风险可能才是未来一段时间的趋势。
这对咱们普通人的实际影响,那可是实打实的。最直观的就是买房更难也更“纠结”了,居民中长期贷款主要就是房贷,10月直接减少700亿,哪怕一线城市松了限购、房贷利率也在低位,大家还是不敢下手。对于没买房的人来说,贷款审批没放松,但市场观望情绪重,到底买不买更难抉择;已经背上房贷的人,虽然利率低,但房价波动让资产缩水的焦虑越来越大。
![]()
不过也不用太悲观,这轮贷款调整是短期阵痛。随着政策性工具效果释放、新动能领域发展起来,后续就业和收入预期会慢慢改善。对普通人来说,当下最稳妥的就是“稳字当头”,买房别冲动,先评估自己的还款能力;消费别透支,理性规划开支;存钱的同时也可以关注一些稳健的投资渠道,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贷款暴跌不是坏事,而是经济转型期的必然过程。背后的布局是为了长远发展,虽然短期会让咱们觉得“手头紧、选择难”,但等转型到位,不管是经济环境还是咱们的生活,都会更稳健、更有奔头。咱们能做的就是顺势而为,理性规划财务,别被短期波动打乱节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