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京郊的鹫峰国家森林公园,感受到的是触目可及的绿意——96.4%的森林覆盖率,955种植物铺就成了天然氧吧,动植物资源丰富,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踏青。
但总有游客好奇,为什么林间小路能看到许多带着各种观测器材的年轻人,还有众多的生态监测房?原来,鹫峰国家森林公园不仅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更是北京林业大学重要的教学科研实习基地,作为一座天然的“野外教学课堂”,承载了培养林业以及相关领域人才的重要使命。
![]()
这片“课堂”的独特之处,在于将理论知识与自然实景完美融合,森林培育学、生态学、测树学、水土保持学、旅游景区规划等30余门课程均能在此开展实景教学,实习覆盖范围极广,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找到贴合自身方向的实践场景。这里的教学资源向北林不同专业开放,北林学子在这里获得的,是贯穿学业生涯的沉浸式实践机会。
而这样的实践机会,背后依托的是北林顶尖的学科与专业硬实力:学校拥有林学、风景园林学2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林学学科位列全国第一,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覆盖多门类,既让学生能深耕特色领域,也能拥有广阔的发展选择。
![]()
这种沉浸式实践并非零散的体验,而是北京林业大学构建的系统化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阶梯式提升。
从低年级的基础认知实习,到高年级的专业技能实训,再到研究生阶段的科研课题研究,北林学子在鹫峰的每一次驻足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近年来,林场每年仅接待北京林业大学的教学科研实习师生就达6000余人次,充足的实践名额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深度参与。
学校打造的“五阶贯通实践教学体系”,以这样的野外基地为依托,搭配40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让学生在与自然的互动中,不仅巩固了专业知识,更培养了野外作业、团队协作、问题解决等核心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有具体的科研与教学资源支撑,比如林场内的生态监测点、与国际合作共建的木结构监测房,都为北林学生提供了接触前沿实践的平台。值得一提的是,林场还每年接待北京建筑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兄弟院校8000余人次实习,侧面印证了其教学资源的优质性与行业认可度。
![]()
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实践经历最终会转化为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林业类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用人单位对实践能力的高度重视。数据显示,北林2024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1.81%,林草相关专业本科毕业生去往林草相关领域就业比例为38.90%;四成毕业生在京津冀地区实现就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程度更是高达97.81%。
这些亮眼数据的背后,离不开类似鹫峰这样的实践基地提供的坚实支撑和资源赋能,让北林学子在走出校门时,早已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理论派”,而是能快速上手的“实干派”。
北京林业大学凭借鹫峰国家森林公园这一独特的实践平台,将万亩林海变成了学生触手可及的实践课堂,这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期间就能获得同龄人难以企及的实地经验,形成核心竞争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铺路搭桥。这样一所能将自然资源与学科实力转化为育人优势的高校,无疑值得优选考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