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晚9点,沈伯洋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段视频。地点在德国联邦议会门口,他举着手机,一边拍摄议会的徽章,一边喊话:“中国说我一出国就会被抓,但我现在就在这。”
他语气强硬,神情却很僵硬。很多网友都注意到,他整理领带的手一直在抖。
![]()
这视频看着硬气,实际上是他被大陆警方立案侦查后的一次冒险。大陆发布《惩治台独顽固分子意见》后,他是头一个被正式立案的台湾人。
他出现在德国,是早有准备的。台媒后来爆料,他提前三天就到了柏林,专门找了美国在台协会的人帮他彩排发言,连手势和语气都练了好几次。
![]()
11月12日那天,德国议会正举行一场关于假信息威胁的听证会,沈伯洋受邀出席,自称台湾立委,在会上强调自己不会退缩。
德国政界这番欢迎,背后也另有安排。就在五天前,德国外交部刚资助蔡英文来柏林参加一个自由大会,这两件事明显是安排好的一套动作。
![]()
德国的算盘打得很精。它的化工产业对中国的稀土依赖高达九成,去年好几家工厂因为原料紧张被迫减产,巴斯夫这样的大公司都催着政府去和中国谈合作。可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又在媒体上放话,说德国的一中政策要自己定义,虽然不提台独,却给反中留了口子。嘴上讲着原则,手却伸向中国市场,这种两头押宝的态度,谁都看得清。
![]()
岛内的反应比德国更现实。最新的民调显示,大多数台湾民众不赞同这种政治作秀,六成以上的人认为不该去国际上挑事,还有七成希望继续和大陆维持经贸合作。国民党主席韩国瑜直接呛声民进党,别拿沈伯洋当炮灰,真为他着想,就早点放弃台独那一套。
![]()
沈伯洋被立案调查,也不是没有原因的。2021年,他和何澄辉合办黑熊学院,打着全民防卫教育的旗号,收钱教人怎么自救、保障通讯安全。一堂课要2300台币,一个防卫包卖2000台币,结果被人发现那包是淘宝货,原价才260块。2022年,前联电董事长曹兴诚宣布支持黑熊计划,说要三年砸6亿台币,培养上百万黑熊勇士,听起来更像是在造势。
有大学生上完课后在网上发帖,说讲师不点名攻击蓝营媒体,还暗示背后都有大陆势力,可一提到民进党的网络舆论操作,又赶紧打圆场,说那是正常选举手段。这种双重标准,让不少学生觉得反感。
![]()
黑熊学院跟民进党当局的关系,早就不是秘密。蔡英文当年还请沈伯洋到党内会议上报告,把全民防卫列为重点方向。这家机构能开下去,靠的就是民进党的默许。
更值得琢磨的是它的资金流向。台媒挖出,他至少从美国那边拿了184万美元。这笔钱没有直接汇给他,而是绕了个道,先从美国国际开发署打到索罗斯的基金会,再由基金会转给沈伯洋控制的几家民间组织。
![]()
2024年10月,国台办宣布将他和曹兴诚列入台独顽固分子名单,禁止他们在大陆谋利。
到了10月28日上午,新华社正式发消息,重庆公安对沈伯洋立案侦查,罪名是分裂国家。国台办回应说,这是维护统一的正当举措。央视随后播出的专题片里,还披露了沈伯洋的父亲沈土城长期在大陆做生意,靠转手大陆商品赚了不少钱。讽刺的是,家里赚着大陆的钱,儿子却在外面公开反中。2025年6月,大陆宣布对沈土城公司的惩戒,禁止了任何合作。
![]()
沈伯洋现在不敢轻易离开台湾,因为他知道,只要踏进和大陆签了引渡协议的国家,随时可能被带走。他这次选择去德国,就是因为德国没有引渡条约。
但这并不安全。法律专家早就指出,大陆还可以通过国际刑警组织的红色通缉令追捕他,分裂国家罪严重起来可以判死刑。
11月14日中午,国台办再次回应媒体提问。发言人陈斌华用八个字形容沈伯洋的处境:“日暮西山,穷途末路。”他接着说,台独分子越是折腾,越暴露自己的恐慌,惩罚迟早会来。
就在沈伯洋发视频后不到24小时,大陆公安又公布了对温子渝、陈柏源这两名核心台独分子的悬赏通告,单人最高悬赏25万元。
![]()
大陆的反台独行动一步步展开:先是公布制裁清单,然后冻结资产并立案侦查,接着准备国际通缉。这一套组合拳已经打出了效果。
与此同时,大陆也在推出新一轮对台惠民政策。2025年第四季度,又增加了12项措施,涵盖了就业、教育和医疗等方面。打击的只是极少数搞分裂的人,广大台湾民众仍然被当成亲人。
而另一边的德国,嘴上说着自由人权,一边又想靠中国稳住经贸。光是2024年,中德贸易额就超过了2000亿欧元,稀土有六成来自中国。11月中旬,德国财政部长还准备访问中国谈合作。可就在同一个月,他们又在议会里给台独分子机会作秀。
沈伯洋站在议会门口拍视频的样子,看着强势,其实更像是一场孤注一掷的赌博。他以为距离能让他逃避法律,但那段视频,更像是一场无路可退的告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