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0月,全国碳市场碳价呈现下行走势,日均成交量显著上升。“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加快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
地方碳市场10月整体成交量和成交额较9月有所下降。四川省和山东省公布2026年度纳入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名录。湖北省2024年度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方案出炉。
10月欧盟碳价在75至80欧元/吨之间浮动,市场稳定储备机制(MSR)对碳价起到支撑作用。美国能源部终止大量清洁能源项目。新加坡贸易和工业部推出新指南防范漂绿行为。
正文
一、全国碳市场:碳价下行,日均成交量上升
10月,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挂牌协议平均价格为46.28元/吨,环比下跌21.64%。10月CEA价格整体呈现下行走势,而挂牌协议日均成交量明显上升,较9月增长约20%,或因履约期临近,企业加速交易有效剩余配额所致。
具体交易数据如下:10月CEA总成交量4156.25万吨,总成交额19.88亿元。挂牌协议交易月成交量1052.58万吨,月成交额4.87亿元。大宗协议交易月成交量3093.67万吨,月成交额14.97亿元。单向竞价成交量10万吨,成交额447.50万元。10月CEA最高价59.30元/吨,最低价50.34元/吨,10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较9月最后一个交易日下跌10.37%。截至10月31日,自开市以来CEA累计成交量7.70亿吨,累计成交额518.19亿元。
![]()
10月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总成交量76.45万吨,总成交额3972.61万元,成交均价51.96元/吨。10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成交均价51.57元/吨,较9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成交均价68.00元/吨下跌24.16%。截至10月31日,自开市以来CCER累计成交量395.16万吨,累计成交额3.07亿元。
![]()
2024年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公布。10月23日,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发布2024年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的公告》,由于电源结构持续优化、间接排放电力因子更新等原因,2024年全国电力平均碳足迹因子为0.5777千克二氧化碳当量每千瓦时,较2023年下降6.9%。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和实现碳达峰。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其中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和实现碳达峰。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稳步实施地方碳考核、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等政策制度。发展分布式能源,建设零碳工厂和园区。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加快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建立健全绿色低碳标准体系,推动引领国际规则标准完善和衔接互认。完善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体系,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天气能力。
二、地方碳市场:两地公布纳入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名录
10月,地方碳市场整体成交量和成交额较9月有所下降。其中,北京碳市场成交量最大,其次为湖北碳市场。四川和山东公布2026年度纳入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名录。
四川省公布2026年度纳入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名录。10月22日,四川省公布2026年度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电、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录。据统计,发电企业有55家,钢铁企业有6家,水泥企业有66家,铝冶炼企业有5家。
山东省公示2026年度纳入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名录。10月29日,山东省公示纳入全国碳市场2026年度发电、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其中,发电企业287家,钢铁企业含长流程、短流程等共34家,水泥企业59家,铝冶炼企业10家。
湖北省2024年度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方案出炉。10月30日,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湖北省2024年度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方案》,涉及化工、石化、数据中心等16个行业。医药、造纸、食品饮料行业2024年度甲烷排放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
2026年上海碳市场交易管理有关工作安排印发。10月30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做好2026年本市碳交易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印发,规定2025年度上海市碳排放交易配额清缴截止日为2026年6月30日。
10月国内各省市出台了一些低碳相关政策,具体如下:
![]()
1.北京碳市场
10月北京碳市场碳排放配额(BEA)成交量44.90万吨,成交额4885.67万元,成交均价108.80元/吨。10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成交均价105.24元/吨,较9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成交均价108.73元/吨下跌3.21%。截至10月31日,自开市以来BEA累计成交量5916.38万吨(公开交易2153.82万吨,协议转让3750.56万吨,约定购回12.00万吨),累计成交额32.50亿元。
![]()
2.上海碳市场
10月上海碳市场碳排放配额(SHEA)挂牌交易成交量22.04万吨,成交额1265.75万元,成交均价57.43元/吨。10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成交均价55.05元/吨,较9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成交均价60.00元/吨下跌8.25%。截至10月31日,自开市以来SHEA累计成交量5766.59万吨(挂牌交易2613.08万吨,协议转让3153.51万吨),累计成交额19.01亿元。
![]()
3.广东碳市场
10月广东碳市场碳排放配额(GDEA)成交量21.79万吨,成交额757.28万元。期间,最高价37.15元/吨,最低价31.58元/吨,成交均价34.76元/吨。10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34.35元/吨,较9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36.20元/吨下跌5.11%。截至10月31日,自开市以来GDEA累计成交量2.32亿吨,累计成交额67.55亿元。
![]()
4.深圳碳市场
10月深圳碳市场碳排放配额(SZEA)交易成交量14408吨,成交额60.53万元,最高价46.00元/吨,最低价38.50元/吨,成交均价42.01元/吨。10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40.00元/吨,较9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41.83元/吨下跌4.37%。截至10月31日,自开市以来SZEA累计成交量7999.12万吨,累计成交额21.79亿元。
![]()
5.湖北碳市场
10月湖北碳市场碳排放配额(HBEA)交易成交量34.30万吨,成交额1384.51万元。期间,最高价42.50元/吨,最低价38.10元/吨,成交均价40.36元/吨。10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39.54元/吨,较9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40.79元/吨下跌3.06%。截至10月31日,自开市以来HBEA(不包括逆回购和还碳)累计成交量4.19亿吨,累计成交额103.58亿元。
![]()
6.天津碳市场
10月天津碳市场碳排放配额(TJEA)成交量14352吨,成交额39.04万元。截至10月31日,自开市以来TJEA累计成交量4568.15万吨,累计成交额11.70亿元。
![]()
7.重庆碳市场
10月重庆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QEA)定价申报交易成交量200吨,成交额7902元,成交均价39.51元/吨。10月无成交申报交易发生。
![]()
8.福建碳市场
10月福建碳市场碳排放配额(FJEA)成交量14079吨,成交额26.75万元。10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19.00元/吨,较9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18.48元/吨上涨2.81%。
![]()
三、国际市场:欧盟配额收紧支撑碳价,美国能源部终止大量清洁能源项目
10月欧盟碳排放配额(EUA)价格在75至80欧元/吨之间浮动,市场稳定储备机制(MSR)效果显现,配额收紧支撑碳价。
10月EUA现货成交量113.10万吨,结算价最低75.96欧元/吨,最高79.53欧元/吨;期货成交量7.89亿吨,结算价最低76.08欧元/吨,最高79.56欧元/吨。
![]()
美国能源部终止大量清洁能源项目。10月2日,美国能源部宣布终止223个能源项目,相关资金总计约75.6亿美元。这些项目主要涉及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美国能源部解释,从经济效益、国家安全和能源安全等角度考量,被终止项目未能达到联邦政府继续投资的标准。
新加坡贸易和工业部推出新指南防范漂绿行为。10月6日,新加坡贸易和工业部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CCS)宣布推出新指南,核心目的是协助企业应对产品、服务及业务营销中的质量相关声明,防范潜在的漂绿行为。CCS指出,虽然该指南可广泛适用于产品或企业品质、用途、益处等相关宣传,但其制定初衷源于两重考量:一是社会层面对“漂绿”行为的普遍担忧;二是近期监管部门针对企业误导性宣传已采取执法行动。
文|刘慧雯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