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国花剑“三剑客”之一、上海市虹口区击剑一线队总教练叶冲至今记得第一次见到王一然的模样:“这个小姑娘很可爱,眼神里却藏着股不服输的劲。”
![]()
2023年,怀揣梦想的王一然慕名投奔虹口剑校,想在更高平台接受专业指导。令人惊喜的是,仅仅两年后,14岁的少女不仅敲开了全运会大门,更在一众国内成年顶尖剑手中脱颖而出,稳稳站上了亚军领奖台。
跳出传统培养体制,学业与击剑“两条腿走路”,全运会历史上站上领奖台的最年轻选手王一然,让中国击剑看到了新生代的无限可能。
精致外表下的“犀利剑客”
粉色头盔、蝴蝶耳环配着亮晶晶的水晶美甲,王一然的精致打扮,让在场摄影师的镜头频频对准她。可一旦踏上剑道,甜美的小姑娘立刻切换“战斗模式”——进攻打法凌厉果决,常常让对手措手不及,每一轮都以悬殊比分拿下,一路闯进决赛。
![]()
王一然(右)在比赛中
“王一然是谁?”不少国家队队员被这张陌生面孔打懵了,赛后纷纷打听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劲敌。
“一路走来,我们跌跌撞撞,也曾留下了不少泪水。”王一然妈妈说。王一然从幼儿园开始就与击剑结缘,起初成绩并不理想,和同龄孩子比赛总是输多胜少。小学时,父母让她二选一:专心学业,还是继续击剑?小王一然斩钉截铁道:“我一定要坚持。”
这是一条鲜有人走的路。2022年,她的训练一天没停过:在家中刺断14根剑条,反复钻研无数比赛视频,跳绳等体能训练也从未间断。师从陈彪主教练、叶冲总教练后,她的打法愈发成熟。如今,王一然在美国波士顿求学,去年年底站上了击剑青年世界杯波哥大站亚军领奖台。
14岁敢拼成年组赛场
“她绝对是黑马!”谈起王一然的全运表现,叶冲不吝溢美之词,“最让我们惊喜的是,她才14岁,却敢打敢拼,以大比分战胜了一大批国手。”
![]()
王一然(左)庆祝得分
对王一然而言,全运会是“圆梦之旅”:“四年一次的国内最高水平赛场,机会太难得了,我就想来和高手过过招。”为了攒够积分,她跟着父母在中美两地当起“空中飞人”,今年接连参加了多场积分赛,两次闯入成年组16强、获得青年赛亚军,收获经验的同时也如愿拼来了全运入场券。
![]()
比赛前一晚,15岁的江苏选手邹天一夺得男花亚军,王一然看在眼里,转头跟妈妈说:“明天我也想试一把。”
来到决赛赛场,叶冲这样鼓励她:“初生牛犊不怕虎,你要去拼。反正人家不认识你,拼到哪是哪。”没想到,这个小姑娘真能一路拼进冠亚军决赛。“毕竟还是经验欠缺,年纪小,但这份冲劲,未来可期。”叶冲表示。
“走出去”的击剑新生态
国内击剑圈内,虹口剑校和虹口击剑一线队一直以来都是鼎鼎大名。早在1984年,国家体委就批准了虹口击剑学校单独组队代表上海参加全国性各项比赛,开创了“市队区办”的先河。
![]()
“两条腿走路”的培养模式,正孕育着击剑新生代。“击剑也能借鉴网球的培养模式。”叶冲直言,“过去我们是‘师傅带徒弟’的单一方式,现在可以走出去、请进来,吸收国际上的风格、打法和模式。”
击剑起源于欧洲,各国打法风格迥异,而美国集结了世界级教练,培养模式更多元。叶冲认为,王一然在海外求学期间,不仅接受了多元化指导,接轨国际发展趋势,还熟悉了裁判判罚尺度。冠军黄芊芊坦言:“她的打法很国际化,我们之前都没接触过。”
![]()
其实,击剑更需要运动员有独立作战的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叶冲说:“我们鼓励选手多历练。”
“奥运冠军是每个人的梦想,当然也是我的梦想。我以后肯定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创造出更好的成绩。”王一然的语气带着几分少女的嗲气,眼神却格外坚定。叶冲也感叹:“我自己作为运动员参加了5届奥运会,拿了两块银牌,还是比较遗憾的。希望王一然实现奥运梦。”收拾好行囊,赶着凌晨的航班,王一然再次踏上海外求学路。这条学业与击剑并行的赛道上,少年的梦想,正伴着剑影愈发清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