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来袭,气温进一步降低,脑梗等脑血管疾病多发。昨天,记者前往扬州市中医院采访得悉,该院卒中中心近日成功救治了一位86岁急性脑梗患者,从入院到完成溶栓给药仅用20余分钟,用药10分钟后患者症状便明显缓解。
86岁老人突发脑梗
“谢谢刘主任!”在市中医院脑病科病房,正在康复中的王大爷(化名)握着脑病科主任、主任中医师刘彦廷的手感动地说。一周前的上午,王大爷因为口角歪斜、无法言语,左侧肢体不能活动前往医院老年病科就诊。
刘彦廷介绍,患者有多年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病史。当时接诊的老年病科赵主任,结合其症状,诊断其可能是突发急性脑梗,立刻与他联系,启动绿色通道。神经内科组织影像科、检验科、急诊药房多学科团队无缝衔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头颅CT及血液检查,迅速明确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急性脑梗。
“CT结果很快出来了,排除脑出血,病人是突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刘彦廷说,此时距病人病发20分钟,在与家属沟通后,并确定其无溶栓禁忌症后,卒中团队迅速备好溶栓药物,并顺利输注到王大爷体内。
用药10分钟左右,王大爷就能讲话,原本无法活动的左侧肢体也能轻微抬起。后续影像检查显示,溶栓药物成功阻止了梗塞范围扩大,脑灌注迅速恢复。
29岁姑娘错过溶栓“黄金时间窗”
“急性脑梗的救治核心就是‘时间就是大脑’。”刘彦廷表示,在4.5小时的黄金时间窗内接受静脉溶栓,30%的患者能完全恢复,但如果错过这一时期,几乎都会留下肢体瘫痪、言语障碍等后遗症,再想恢复就难了,王大爷是其中幸运的一位。
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同样患脑梗的29岁年轻姑娘小张(化名),几天前因为右手无力握物,误以为是睡觉压着手了,以及身体疲劳所致,拖延了两三天后才前往脑病科就医,早已错过4.5小时的黄金时间窗。
刘彦廷表示,脑梗并不是老年人的专病,中青年人也会得脑梗。“脑卒中的典型症状其实很容易识别,比如言语不清或突然失语、半侧肢体麻木乏力、急性头晕头痛伴恶心呕吐、视物模糊或重影这些症状。一旦出现,得赶紧去医院。” 通讯员 董娟 记者 张庆萍
专家提醒
秋冬脑梗高发
做好五点预防措施
寒潮来袭,气温进一步下降,脑卒中发病率明显上升。刘彦廷提醒:
一、清淡饮食,避免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比如肥肉、油炸食品等。
二、适当运动,比如跑步、练太极拳、打羽毛球等,能够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降低血栓形成的概率,还能够提高自身抵抗力。
三、规律作息。按照中医养生法,遵循早睡晚起的原则。特别是年轻人,不能长期熬夜、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
四、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患者以及有吸烟饮酒习惯的高危人群,此时一定要定时监测血压、血糖、血脂,遵医嘱规律用药。
五、一旦出现言语不清、突发失语、肢体麻木乏力、头晕、视物模糊突发症状,要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扬州日报-扬州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