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GOLD官网发布了2026版GOLD 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报告,本文对报告中涉及到的核心要点和推荐意见进行了整理。
![]()
报告链接:https://goldcopd.org/2026-gold-report-and-pocket-guide/
GOLD 2026报告的主要更新点
在2026年GOLD报告中,进行了如下重要更改:
1、在第一章中,关于COPD负担的部分,已使用最新的流行病学统计数据和参考文献进行了更新。
2、在第二章中,更新了筛查与病例发现,并增加了两张新图(图2.8和2.9)。
3、COPD患者的疫苗接种建议已根据关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疫苗的最新信息进行了更新。
4、定义GOLD A、B和E类别的标准已调整,因为观察性研究的新证据表明,在开始维持性药物治疗前,即使仅发生一次中度或重度急性加重也会增加后续事件的风险(图 3.7、3.8 和 3.9)。现在应使用一次中度急性加重作为阈值来考虑升级治疗,目标是达到以无急性加重为特征的低疾病活动状态。
5、新增了关于疾病活动度的章节。
6、第三章中的管理循环和治疗算法已进一步阐明,以强调初始药物治疗(针对未接受过治疗的COPD 患者)与随访药物治疗(针对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的区别,如更新的图 3.7、3.8和3.9所示。
7、新增了图3.11,概述了在COPD中使用生物疗法的证据。
8、第四章–COPD急性加重已完全修订,并引入了新图。
9、第五章–COPD共病已完全修订,并引入了新图。
10、新增了第六章–COPD中的人工智能与新兴技术。
下文对指南的核心要点(Key Points)和推荐意见进行了编辑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章 定义和概述
核心要点
定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是一种异质性肺部疾病,特征是由于气道异常(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和 / 或肺泡异常(肺气肿)导致持续且常为进行性的气流阻塞,从而引起慢性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和 / 或急性加重)。
病因和风险因素
COPD源于个体一生中发生的基因(G)-环境(E)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会损害肺部和/或改变其正常的发育/衰老过程。
导致 COPD 的主要环境暴露是吸烟以及吸入来自家庭和室外空气污染的有毒颗粒物和气体,其他环境和宿主因素(包括肺部发育异常和肺加速衰老)也可能起作用。
诊断标准
在相应的临床背景下(如上文 " 定义 " 和 " 病因与风险因素 " ),通过肺功能仪测定存在不完全可逆性气流阻塞(即,支气管扩张后 FEV1/FVC<0.7 )可确诊 COPD 。
临床表现
COPD患者通常主诉呼吸困难、活动受限和/或咳嗽(伴或不伴咳痰),并可能经历以呼吸道症状加重为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事件(称为COPD急性加重),需要特定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COPD患者常伴有其他共病,这些共病会影响临床状况和预后,并需要特异性治疗。这些共病可能类似和/或加重急性加重。
新机遇
COPD是一种常见、可预防和可治疗的疾病,但普遍存在的诊断不足和误诊,导致患者未接受治疗或接受不正确的治疗。适当且更早的诊断COPD可产生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影响。
要认识到:吸烟以外的环境因素也可导致COPD,COPD可能在生命早期开始并影响年轻人,且存在前驱状态(COPD前期)。这为COPD的预防、早期诊断以及及时的合适治疗干预开启了新的机遇。
第二章 诊断和初始评估
核心要点
诊断
对于任何存在呼吸困难、慢性咳嗽或咳痰、有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史和 / 或有危险因素暴露史的患者,均应考虑COPD 的诊断;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肺功能测定FEV1/FVC<0.7 是确诊 COPD所必需的。
支气管扩张剂使用前的肺功能测定可用于排除 COPD 诊断。
初始评估
初始 COPD 评估的目标是确定气流阻塞的严重程度,评估当前症状对患者的影响,以及患者未来发生事件(如急性加重、住院或死亡)的风险,以指导治疗。
监测与随访
对肺功能、症状和急性加重情况进行常规随访至关重要,以决定何时调整管理方案,并识别任何并发症和 / 或合并症。
虚拟照护以及虚拟 + 面对面混合的照护模式可能会改善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治疗结局和可负担性,但其使用应基于证据。
其他检查
对于气流阻塞程度与主观症状感受之间存在显著不一致的 COPD 患者,可考虑进行额外的临床评估,包括肺容量测定、弥散功能测定、运动试验和 / 或肺部影像学检查。
COPD患者常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多病共存),包括心血管疾病、骨骼肌功能障碍、代谢综合征、骨质疏松症、抑郁症、焦虑症和肺癌。这些合并症应积极筛查,并在发现时给予适当治疗,因为它们会影响健康状况、住院率和死亡率,且这种影响独立于COPD所致的气流阻塞严重程度。
![]()
图2.6 COPD 的确诊流程
![]()
图 2.9 发现 COPD 患者的流程图
![]()
图 2.13 GOLD ABE 评估工具
第三章 COPD的预防和维持治疗
核心要点
风险降低、生活方式与患者教育
应大力鼓励并支持所有吸烟者戒烟。尼古丁替代疗法和药物治疗可提高长期戒烟率。立法禁烟以及由医疗专业人员提供的咨询可提高戒烟率。目前尚无证据支持电子烟作为戒烟辅助工具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COPD患者应根据相关指南接种所有推荐的疫苗。
COVID-19疫苗对预防 SARS-CoV-2 感染高度有效, COPD 患者应根据国家建议接种 COVID-19 疫苗。
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和 RSV 疫苗已被证明可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免疫委员会建议在青春期未接种过 Tda 疫苗( dTap/dTPa ;百日咳、破伤风和白喉)的 COPD 患者接种该疫苗;并常规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COPD的药物维持治疗
COPD的初始药物治疗应个体化,并依据症状严重程度、急性加重风险、副作用、合并症、药物可及性与成本,以及患者偏好和使用药物输送装置的能力来进行指导。
应在适当间隔后对患者进行复查(病情较重患者间隔较短,病情较轻患者间隔较长),重新评估治疗目标的达成情况并找出阻止成功治疗的任何障碍。
需要定期评估患者的吸入技术和用药依从性。
COPD的非药物治疗
COPD的非药物治疗是药物维持治疗的补充,应构成综合管理的一部分。
肺康复治疗,包括运动训练结合疾病特异性教育,可改善COPD患者的运动耐力、症状和生活质量(不论COPD严重程度分级如何)。
对于稳定期 COPD 且存在静息或运动诱导的中度血氧饱和度下降的患者,不应常规处方长期氧疗;但对于存在严重静息慢性低氧血症( PaO2≤55 mmHg ,或存在肺源性心脏病或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时 PaO2<60 mmHg )的患者,长期氧疗可能会提高生存率。
长期无创通气可能对部分患者群体有用,尤其是那些有明显日间高碳酸血症和近期有住院史的患者。
姑息、介入和外科疗法
对于经过优化内科治疗仍无效的晚期肺气肿特定患者,外科或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可能有益。
姑息疗法可有效控制晚期 COPD 的症状。
![]()
图3.2 COPD 的管理
识别和降低风险因素暴露的推荐
推荐要点
证据等级
应对所有COPD患者积极采取戒烟干预措施
A
应推荐使用高效通风、无污染炉灶及类似的干预措施
B
临床医生应建议患者尽可能避免持续接触潜在刺激物
D
(证据等级A:随机对照试验,大量高质量证据且无显著偏倚;B:有重大局限性的随机对照试验,证据有限;C:非随机试验,观察性研究;D:专家共识)
COPD患者疫苗接种的推荐
推荐要点
证据等级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B
基于WHO和美国疾控中心最新建议接种SARS-CoV-2(COVID-19)疫苗
B
建议接种一剂21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或一剂20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证据等级B)。肺炎球菌疫苗已被证明可降低COPD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和急性加重的发生率(证据等级B)
见左侧
根据美国疾控中心建议,为年龄≥50岁和/或患有慢性心脏或肺部疾病的个体接种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
A
根据美国疾控中心建议,为青春期未接种过Tdap的COPD患者接种Tdap疫苗,以预防百日咳、破伤风和白喉
B
根据美国疾控中心建议,为年龄>50岁的COPD患者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以预防带状疱疹
B
![]()
图3.7 COPD诊断和管理流程图
![]()
图3.8 COPD的初始药物治疗
![]()
图3.9 COPD的随访药物治疗
初始与随访药物治疗方案
初始药物治疗
图3.8展示了根据ABE方案对症状和急性加重风险进行个体化评估,并同时考虑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后,COPD初始药物管理的建议。目前尚无随机对照试验之类的高质量证据来支持新诊断COPD患者的初始药物治疗策略。
A组
所有 A 组患者都应基于支气管扩张剂对呼吸困难的效果而接受该治疗。可以是短效或长效支气管扩张剂。除呼吸困难非常少发生的患者外,其他患者如果可获得且可负担的前提下,长效支气管扩张剂是首选。
如果证实有益,则应继续该治疗。
B组
起始应使用LABA+LAMA联合疗法。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表明,对于研究前一年中度急性加重次数 ≤1 次且慢性呼吸道评估测试 (CAAT)≥10 的患者,在多个终点指标上, LABA+LAMA 联合疗法优于 LAMA 单独治疗。因此,在可及性、成本和副作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推荐LABA+LAMA作为初始药物选择。
如果不适合使用 LABA+LAMA 联合疗法,尚没有证据表明在此类患者的初始症状缓解方面,某类长效支气管扩张剂( LABA 或 LAMA )优于另一类。对于个体患者,药物的选择应取决于患者对症状缓解的感受。
B组患者很可能患有合并症,这些合并症可能加重其症状并影响预后,应按照国内外指南对这些可能性进行调查并在发现时予以治疗。
E组
一项比较双重联合疗法与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单独治疗的 Cochrane 系统评价和网状 Meta 分析显示, LABA+LAMA 联合疗法在减少急性加重方面是排名最高的治疗方案。因此,在可及性、成本和副作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LABA+LAMA是E组患者初始治疗的首选。
不鼓励在 COPD 患者中使用 LABA+ICS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果存在使用 ICS 的指征,研究表明LABA+LAMA+ICS优于LABA+ICS,因此前者是首选方案。
若 E 组患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300/μL ,可考虑将 LABA+LAMA+ICS 作为初始治疗(实践性建议)。正如本章后续详细说明, ICS 预防急性加重的效果与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相关。文献中尚无关于新诊断患者起始三联疗法的直接数据。
若 COPD 患者同时患有哮喘,其治疗应遵循哮喘治疗方案。在此情况下,必须使用 ICS 。
应为所有患者处方短效支气管扩张剂药物,用于即时缓解症状。
随访期药物治疗管理
在开始治疗后,应重新评估患者是否达到治疗目标,并找出任何影响治疗成功的障碍(图3.7)。在评估患者对初始治疗的反应后,可能需要进行调整。
这遵循"先审查评估,必要时再调整"的原则(图3.7):
审查:审查症状(呼吸困难)和急性加重风险(既往史,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评估:评估吸入技术和用药依从性,以及非药物方法的作用。
调整:调整药物治疗,包括升级或降级。可酌情考虑更换吸入装置或同一类药物中的不同产品(例如,使用不同的长效支气管扩张剂)。任何治疗变更后都需要再次审查临床反应,包括副作用。
上图3.9展示了基于现有疗效和安全性数据建议的升级和降级策略。始终要审查患者对治疗升级的反应。对于考虑调整治疗(尤其是降级)的患者,应进行密切监督。要充分意识到,治疗升级尚未经过系统性测试;降级试验同样有限,且仅涉及ICS。
随访期药物治疗方案(图3.9)可应用于任何已在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无论其在治疗开始时被划分到哪个GOLD组。如果对初始治疗反应良好,则维持原治疗。如果反应不佳:
检查用药依从性、吸入技术以及可能对治疗产生干扰的合并症。
应评估每位患者的主要治疗目标是缓解呼吸困难/活动受限,还是预防再次急性加重。根据主要需解决的问题(呼吸困难或急性加重)来确定治疗方向。如果呼吸困难和急性加重两者均需要作为治疗目标,则遵循急性加重的治疗路径。
如果认为有必要调整治疗,则根据主要问题选择对应的路径:呼吸困难(图3.9 左列)或急性加重(图3.9 右列)。
针对呼吸困难
对于在接受支气管扩张剂单药治疗后,仍然存在持续性呼吸困难或活动受限的患者,推荐使用LABA+LAMA治疗。
如果加用第二种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后症状仍未改善,建议:
考虑更换吸入装置或药物。
实施或加强非药物治疗,例如肺康复治疗。
如果条件允许,考虑加用恩塞芬汀(Ensifentrine)。
在所有阶段,都应排查是否存在其他非COPD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并进行适当治疗。吸入技术不当和用药依从性差也是治疗反应不佳的可能原因。同时应考虑进行肺康复治疗。
针对急性加重
对于仅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单药治疗发生了急性加重的患者,建议升级至 LABA+LAMA 治疗。
对于在接受LABA+LAMA治疗期间出现中度或重度急性加重的患者,建议升级至LABA+LAMA+ICS。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100/μL 时,可能观察到加用 ICS 后的有益反应,计数越高,疗效更大的可能性越高。
接受LABA+LAMA治疗且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100/μL 的患者,发生了急性加重,可考虑以下方案:
对于当前不吸烟者,考虑加用阿奇霉素。但应考虑耐药微生物产生的风险。
对于 FEV1 < 50% 、有慢性支气管炎症状且既往有因急性加重住院史的患者,考虑加用罗氟司特。
如果接受LABA+LAMA+ICS治疗(或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100/μL )的患者仍发生急性加重,可考虑以下方案:
血嗜酸性粒细胞 ≥300/μL 的患者,考虑加用度普利尤单抗(如有慢性支气管炎)或美泊利珠单抗(无论是否伴有慢性支气管炎)。
当前不吸烟者,考虑加用阿奇霉素。但应考虑耐药菌群产生的风险。
对于 FEV1 < 50% 、有慢性支气管炎症状且既往有严重急性加重史的患者,考虑加用罗氟司特。
接受LABA+LAMA+ICS治疗的患者不应停用 ICS ,除非 ICS 的起始使用不当、对 ICS 治疗无反应、或患者出现显著副作用、或严重或复发性肺炎。需要考虑停用 ICS 的风险与获益。如果血嗜酸性粒细胞 ≥300/μL ,降级治疗更可能导致急性加重的发生。
![]()
图3.10 当添加 ICS 到长效支气管扩张剂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正在接受LABA+ICS治疗的患者
如果一名COPD患者(无哮喘特征)正在接受LABA+ICS治疗,并且在症状和急性加重方面控制良好,可以选择继续使用LABA+ICS。需要关注患者是否出现以下情况:
再次发生急性加重:若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100/μL,治疗应升级为LABA + LAMA + ICS;若计数<100/μL,则应转换为LABA + LAMA。
存在主要症状:根据既往对ICS治疗的反应,更换为LABA + LAMA或LABA + LAMA + ICS。
稳定期COPD的氧疗和通气支持推荐
推荐要点
证据等级
氧疗
长期氧疗可提高患有严重慢性静息动脉低氧血症患者的生存率
A
对于稳定期COPD且出现中度静息或运动诱发的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的患者,长期氧疗并不能延长患者死亡或首次住院时间,也不能在健康状况、肺功能和6分钟步行距离方面提供持续益处
A
在海平面水平下静息状态时血氧充足,并不能排除乘坐飞机时出现严重低氧血症的可能
C
通气支持
对于近期住院的一些患者,尤其是伴有明显日间持续高碳酸血症(PaCO₂>53mmHg)的患者,无创正压通气(NPPV)或可提高无住院生存率
B
对于患有严重慢性高碳酸血症且有因急性呼吸衰竭住院史的患者,可考虑长期使用无创通气
B
稳定期COPD的介入治疗推荐
推荐要点
证据等级
肺减容手术
对于肺上叶严重肺气肿且肺康复后运动能力低下的患者,肺减容手术可改善生存率
A
肺大泡切除术
对于某些患者,肺大泡切除术可减轻呼吸困难、改善肺功能和运动耐量
C
肺移植
对于经过严格选择的极重度COPD患者,肺移植被证明可改善生活质量和功能状态
C
对于极重度COPD患者(疾病呈进展性,BODE评分7-10,且不适合肺减容手术),如果至少符合以下一项条件,可考虑转诊进行肺移植评估:(1) 伴有急性高碳酸血症(PaCO₂>50mmHg)的急性加重住院的病史;(2) 接受氧疗,仍存在肺动脉高压和/或肺心病;(3) FEV1<20%且DLco<20%或肺气肿呈均质分布
C
支气管镜介入治疗
对于经过选择的晚期肺气肿患者,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能降低呼气末肺容积,并在治疗后6-12个月内改善运动耐量、健康状况和肺功能。具体包括:支气管内活瓣(证据等级A);肺减容线圈(证据等级B);蒸汽消融术(证据等级B)
见左侧
尚在研究中的支气管镜介入治疗
目前正在进行III期临床试验,旨在确定冷冻喷雾、射频消融以及靶向肺去神经术等技术治疗难治性急性加重和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疗效。
第四章COPD急性加重的管理
核心要点
- COPD急性加重是指症状在几天内(最多14天)恶化的急性事件,其特征是加重的呼吸困难和/或咳嗽、咳痰,可能伴有呼吸急促和/或心动过速。急性加重通常由气道感染、污染或其他肺部损伤引起的局部和全身炎症加剧所致。
- COPD急性加重最常由感染(病毒、细菌)或环境污染物引起,但其他情况也可能模仿或加重类似急性加重的症状。这些情况包括肺炎、肺栓塞、急性心衰和气胸。在许多患者中,急性加重的确切原因未知。
根据 " 罗马提案 " ,基于患者的临床特征,急性加重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或重度。
应尽快开始药物治疗,以预防并发症和后续事件。包括:
推荐使用 SABA (短效 β2 受体激动剂),联合或不联合短效抗胆碱能药物,作为治疗中度 / 重度急性加重的起始支气管扩张剂。
对于中度 / 重度急性加重患者,推荐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最多 5 天。
对于咳脓痰、有肺部感染史等的患者,推荐使用抗生素,总疗程为 5 天。
不推荐使用甲基黄嘌呤类药物,因副作用风险较高。
对于 COPD 和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有指征使用高流量氧疗系统和无创通气,因为可以改善气体交换、减少呼吸功和插管需求。还能缩短住院时间并提高生存率。
应尽快开始长效支气管扩张剂维持治疗。对于发生 ≥1 次中度或重度急性加重且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升高的患者,在出院时应考虑在双联支气管扩张剂方案中加入 ICS 。
急性加重的恢复时间各不相同,最长可能需要 4-6 周,部分患者可能无法恢复到急性加重前的功能状态。
急性加重后,应重新评估 COPD 及其合并症的管理,并实施适当的急性加重预防措施(见第四章)。
COPD急性加重的程度分类
轻度
呼吸困难 VAS 评分 <5
呼吸频率 <24 次 / 分
心率 <95 次 / 分
静息状态下,呼吸环境空气(或患者常规氧疗)时血氧饱和度 ≥92% 且变化幅度 ≤3% (若已知)
C反应蛋白 <10mg/L (如有条件检测 )
中度
呼吸困难 VAS 评分 ≥5
呼吸频率 ≥24 次 / 分
心率 ≥95 次 / 分
静息状态下,呼吸环境空气(或患者常规氧疗)时血氧饱和度 <92% 和 / 或变化幅度 >3% (若已知)
C反应蛋白 ≥10mg/L (如有条件检测)
若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可能显示低氧血症(PaO₂ 70-80 mmHg)
重度
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和 C 反应蛋白标准同中度
若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可能显示低氧血症( PaO ₂ ≤ 60mmHg )和 / 或高碳酸血症与酸中毒( PaCO ₂ >45mmHg 且 pH<7.35 )
COPD急性加重管理要点
推荐要点
证据等级
推荐使用短效吸入性β2受体激动剂,联合或不联合短效抗胆碱能药物,作为治疗急性加重的起始支气管扩张剂
C
全身性糖皮质激素可改善肺功能(FEV1)、氧合状况,并缩短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长。疗程为5天。
A
抗生素适用于咳脓痰、既往痰细菌培养阳性、或需要机械通气(有创或无创)的患者
A
当有指征时,使用抗生素可缩短恢复时间,降低早期复发、治疗失败的风险,并减少住院时长。疗程为5天。
B
高流量氧疗(HFNT)是用于治疗COPD患者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首选通气方式。对于高碳酸性呼吸衰竭或对HFNT无反应的患者,除非存在绝对禁忌症,应使用无创通气。已证实无创通气能够:改善气体交换、减少呼吸功和插管需求、缩短住院时间并提高生存率
A
第五章COPD和合并症
核心要点
COPD患者常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共病),这会增加不良结局的风险。
共病常常诊断不足和治疗不足,应在每位 COPD 患者中积极发现共病的存在。
共病的存在不应改变 COPD 的治疗;即使存在 COPD ,共病也应按照常规标准进行治疗。
心血管疾病,特别是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心衰和房颤,在 COPD 中很常见。在中度或重度急性加重期间及之后长达一年内,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显著增加。
肺癌是 COPD 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建议对有吸烟史的患者进行年度低剂量 CT 扫描以筛查肺癌,这与对普通人群的建议相似。由于缺乏证据,不推荐对与吸烟无关的 COPD 患者进行肺癌筛查。
支气管扩张症常存在于 COPD 患者中,当其与感染相关时,会影响疾病进展、急性加重和死亡风险。
抑郁 / 焦虑是 COPD 中常见且重要的共病。它们常常诊断不足和治疗不足,并与健康状况不佳和死亡风险增加相关。
在 COPD 患者中,低 BMI (<21kg/m²) 与死亡风险增加相关。肥胖 (>30kg/m²) 与代谢综合征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如果存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持续气道正压治疗可降低死亡风险。
胃食管反流病与 COPD 急性加重风险增加和健康状况不佳相关。
多系统组织退化,表现为骨质疏松、肌肉减少症、贫血和肺气肿,与不良结局相关。充足的营养、肺康复以及针对多器官组织丧失的管理可以改善结局。
当 COPD 作为共病诊疗计划的一部分时,治疗目标应力求简化,尽量减少多重用药。
第六章 人工智能与新兴技术
在COPD中的应用
核心要点
人工智能有助于 COPD 的诊断、评估、临床管理和预后预测。
人工智能也存在风险和局限性,应用在临床实践前需要仔细考量。
远程医疗包括虚拟、虚拟与面对面相结合的混合医疗模式。
远程医疗可改善医疗可及性、治疗效果并降低医疗成本。
肺康复和自我管理可能通过虚拟方式实施。
关于虚拟诊疗模式与面对面诊疗模式相比的有效性,证据仍在不断更新中。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下载“英文指南全文”和“核心要点中文翻译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