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东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增进民生福祉”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领域专场,东营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市生态环境服务中心主任宫振卫介绍了东营市近年来环境信访问题的总体情况及推动化解的相关工作。
![]()
近年来,东营市始终坚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环境信访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为倾听民声、化解民忧的重要渠道,持续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源头治理,努力实现环境质量改善与群众满意度提升“双促进”。
2023年至2025年10月,全市生态环境领域年受理信访总量分别为4057件、3820件和3094件,呈现稳步下降趋势,同比降幅分别为6.5%、5.8%和4.2%。从结构上看,信访问题主要集中在大气污染(占比59.71%)、噪声污染(占比20.20%)和水污染(占比7.92%)三大类。当前环境信访工作呈现出“总量下降、难度加大”的新特征,说明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已进入深水区。具体来看,水、气、固废等传统污染信访量有所回落,而油烟、光污染等新型环境问题逐步凸显,年均增幅约7%,噪声污染问题依然高发。
东营市成立由生态环境局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环境信访专组,配备专职人员,统筹推进信访案件化解。畅通信访渠道,优化“12345”政务服务热线、“12369”环保举报平台、省市督察热线、来信来访等各类举报方式,方便群众反映环境问题,表达切身诉求;严把“初信初访”第一道关口,坚持“预防为主”,对群众初次投诉实行“首接首办、接诉即办、直接快办、跟踪督办、会商联办”机制,力争实现“最多访一次”,将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办案理念,执法人员深入现场调查,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站在投诉人立场看问题、找原因、想办法,2025年以来化解突出群众信访125件。
东营市健全责任体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压实生态环境部门的统一监管责任,压实其他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压实企事业单位产生环境信访问题的主体责任;推行领导包案制,对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钉子案”、涉及公众利益的“群体案”、上级交办的重点督办案,由各分管领导亲自包案,建立包案台账,定责任单位、定解决方案、定化解时限,牵头调查,一抓到底,问题解决后,包案领导亲自审核办结报告,回访信访人,确认问题实质化解、群众满意;缩短办案时间,突发紧急信访1至3天内办结,较为紧急的15天内办结,一般情况30至60天内办结,落实“三到位一处理”工作原则,推动群众合理诉求通过法定途径得到实质解决,2025年以来共化解信访积案29件。
东营市生态环境局强化全过程闭环管理,对异味污染、噪声扰民、非法倾倒等突出信访问题,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对污染整改类信访,安排专人现场复核,确定污染真实消除;对未整改到位的问题持续跟踪督导,对涉嫌环境违法行为依法查处;对不满意或有疑虑的群众,主动进行沟通解释,并开展定期回访和随机抽查,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事心双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环境信访问题的解决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和生态环境质量的切实改善。2025年以来,全市环境信访群众满意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大众新闻记者 陶敬玉 实习生 张永胜)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