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7日,由中国膜工业协会主办的“2025中国无机膜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江苏无锡隆重召开。本次论坛以“技术攻坚、市场破局、应用拓界”为主题,汇聚了国内外膜材料领域的院士专家、企业领袖、科研院所代表及行业同仁,共同探讨无机膜产业在“十五五”期间的发展路径与创新机遇。
![]()
论坛由中国膜工业协会秘书长王继文主持开幕。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建兵及上海陕煤高新技术研究院院长王小宪进行了致辞。作为国有特大型能源化工企业,陕煤集团年营业收入超过5000亿元,位居世界500强第178位。他强调,煤炭开采过程与地表水地下水治理密切关联,同时,煤炭的材料化路径也离不开水。陕煤集团正致力于通过高效协同将自身多元化的水处理场景打造为多膜态技术的最佳试验场和融合平台。他提出不同解决方案要“曲水流变,汇流澄鉴”,在实际选择应用中达到效能与投入最佳匹配。呼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推动新型无机膜在煤化工废水、矿井水、电力废水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实现集团公司节水保水用水迈上新台阶。
![]()
会议由中国膜工业协会理事长郑根江作《中国膜产业“十五五”发展规划纲要总体思路》报告正式开启。他指出, “十五五”期间,我国膜产业规模及年均增长率较“十四五”期间有所增长,膜产业将聚焦“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并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原创性技术。他强调,无机膜作为战略性新材料,将在水资源保障、新能源、医疗健康、光学光电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
会上,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南洋理工大学教授王蓉作《新型低成本“陶瓷基复合纳滤膜”从实验室到产业化应用》报告。她深入分享了团队集十余年研究经验,将高分子界面聚合技术应用于陶瓷材料表面,开发“陶瓷基-高分子界面聚合”技术,成功将纳米级分离层复合于陶瓷基膜表面,实现了“刚柔相济”的高性能复合膜结构。该技术不仅具备陶瓷膜的耐酸碱、耐高温、长寿命等优势,还兼具高分子膜的高选择性与高通量特性,目前已通过中新科技创新旗舰项目实现成果转化,推动产品在中国产业化落地。
![]()
同时,来自新加坡Snano PTE LTD 李东飞博士在《新形势下有机膜的发展与挑战》报告中指出,随着全球对PFAS(永久化学品)和微塑料污染的监管趋严,传统有机膜面临严峻的环保与健康双重挑战。他以PVDF膜为例,指出其在生产与使用过程中存在碳足迹高、PFAS释放和微塑料释放等问题。李东飞认为,这为无机膜尤其是陶瓷膜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替代空间。他引用马斯克旗下XAI投资5.7亿元建设陶瓷膜污水回用厂案例,强调“绿色水处理”已成为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高端产业的基础设施刚需。
![]()
来自上海陕煤高新技术研究院尹荣强博士在《定向设计破局农饮水净化:致密陶瓷超滤膜的低成本与效能优化》报告中则指出了,传统水处理工艺在面对农村饮水、高矿化度矿井水等复杂场景时,普遍存在稳定性差、运行成本高、对小分子有机物去除能力不足等问题,而致密陶瓷超滤膜能有效解决相关问题。
![]()
新瓷未来(上海)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千里则在《融合·跨界·新生态:陶瓷膜的下一个星辰大海》报告中提出,陶瓷膜产业未来竞争的关键在于“生态协同”。他倡导通过“技术授权+解决方案+联合实验室”模式,构建开放、共赢的产业链合作网络。张千里强调,新瓷未来已与上海陕煤研究院、河南永泽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推动陶瓷膜在煤化工、高品质饮用水、再生水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并致力于打造“膜-泵-智能控制”一体化的即插即用型模块化水处理系统,降低系统集成与运营成本。
![]()
本次高峰论坛不仅是无机膜产业技术交流的盛会,更是产业链协同创新、跨界融合的起点。在“十五五”规划指引下,随着技术突破、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的共振,中国无机膜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有望在全球膜材料领域实现从“并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