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冬时节,暖意融融。近日,深圳老年大学阳光“艺”站成长型社区老年教育项目“红色铸魂・国瓷传韵”实践活动分别在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阳台山胜利大营救雕塑、国瓷永丰源顺利开展。来自深圳市龙华区十个社区的40位优秀老年学员代表,通过红色寻访、国瓷手绘、名师研讨三场特色活动,沉浸式感受红色精神与非遗文化,让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实现深度融合。
![]()
![]()
红色寻访:追溯峥嵘岁月 传承初心使命
在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阳台山文史研究会会长、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原馆长、荣誉馆长朱赤,以生动详实的讲述,带大家重温了八十多年前胜利大营救的峥嵘岁月。香港沦陷时期,中共中央紧急部署,东江游击队历经百余天,安全护送 800 余名爱国文化名人转移,无一人伤亡,成功保住了中华文化火种的壮举,让现场学员深受触动。随后,学员们参观展厅,在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实物展品前驻足凝视,真切感受革命先辈的家国担当与文脉坚守。
![]()
![]()
银龄学员们还前往阳台山胜利大营救雕塑进行参访,在朱馆长娓娓道来的讲解中了解胜利大营救雕塑的历史与建成故事,并与朱馆长共同诵读了雕塑前纪念碑的题词:“是先辈坚实的足迹,谱写了历史的光辉篇章。我们铭记这永远的荣耀,在青山绿水间追寻。”
国瓷手绘:指尖勾勒神韵 非遗浸润心田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参观完国瓷永丰源后,银龄学员们满怀热忱地投入了国瓷手绘创作中。在国瓷永丰源老师的专业指导下,大家拿起画笔,将对中华文化的感悟、对美好生活的期许融入瓷釉丹青。一笔一画间,传统纹样与现代审美碰撞,瓷艺匠心交融,原本素净的瓷器逐渐绽放出独特光彩。民治街道北站社区学员李芳的手绘作品,以百合为主要元素,通过细腻的笔触向现场学员们传达了“百年好合”的祝福,后续在研讨会上分享创作灵感时,赢得现场阵阵掌声。这场亲手实践,让国瓷非遗从书本知识变成可触摸、可创作的文化体验,让学员们在沉浸式参与中领略国瓷之美。
![]()
![]()
![]()
![]()
![]()
![]()
![]()
名师研讨:碰撞思想火花 共话传承之道
在举行名师文化研讨会的环节中,亮点纷呈。国瓷永丰源党支部书记卢边芳为大家进行了生动细致的国瓷知识科普,分享了企业传承中华制瓷技艺、融合中外文化、亮相国际场合的国瓷传奇,诠释了“大国匠心” 与 “瓷以载道” 的深刻内涵。
![]()
![]()
随后,深圳老年大学的四位优秀学员与教师代表依次分享了实践感悟。民乐社区的丁丹萍畅谈国瓷参观见闻;白石龙社区老党员、银龄讲解员史云霞讲述了红色文化对自身的影响;教师代表向少林分享了将红色元素融入葫芦丝教学的思路。最后,朱赤馆长为活动做出总结,探讨了对红色文化与非遗文化传承的展望,为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
深圳老年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红色铸魂・国瓷传韵” 实践活动,将红色教育与非遗传承深度结合,让银龄学员在红色记忆中汲取精神力量,在国瓷文化中感受匠心魅力。未来,深圳老年大学将继续搭建优质平台,让更多银龄学员在文化浸润中丰富生活、收获成长,助力中华优秀文化代代相传。(编辑:刘威佳 审核:申成勇 文/图 陶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