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常德汉寿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们因一场运动会演出,卷入了一场网购退货风波。
![]()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生活帮》报道,电商王先生反映,多名学生网购了40件演出服装,但使用完后进行了退货退款,因无法二次销售造成经济损失。这一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引发广泛讨论。
![]()
王先生称,这些衣服销售超过了7天,有些有明显穿着痕迹和污渍,根本无法再次出售。虽然设置了防撕标签和吊牌,但学生表演时直接把标签塞进衣服里穿。王先生无奈地说,“衣服已超过七天退货期,平台却还是退款了,我们只能通过申诉争取权益。”
![]()
事件曝光后,校方迅速回应。该校副校长表示,经过调查,此为学生个人行为,老师未发布任何退货指示。学校已先行支付一笔保证金,承诺“多退少补”,并督促学生退还货款。目前,部分学生已开始退回费用,商家也将把涉事服装发回学校。汉寿县教育局已介入调查。
![]()
网友对此议论纷纷。多数网友表示同情商家,有人批评称:“规则不是护身符,别让无理由变成无底线!”“学生不应该是这样的素质。”
还有网友给出意见:“不想买可以租”、“买演出服本来就是为了干净,不应该穿后退了。”
也有网友表示:“是平台问题,不能让守规矩的商家买单。”
前段时间,“巨型吊牌防退货”的话题成为讨论焦点——当A4纸大小的吊牌,甚至沉重的密码锁出现在网购的衣物上,消费者直呼“离谱”。这些看似夸张的举措,实则是商家对“七天无理由退货”政策被滥用的无奈反击。
![]()
![]()
眼下,退货事件虽已初步解决,但由此暴露的规则边界与诚信教育问题仍待深入探讨。消费者要记得“退货商品应当完好”,别把“7天无理由”用成“无底线退货”。学校也应该把规则意识教育落到细节,别让学生在“集体行为”里失去边界感。
综合山东广播电视台《生活帮》、红星新闻、央广网、封面新闻等
![]()
清华特奖评选神仙打架,省实验毕业生成功入选|大象家长圈
哈工大郑州研究院二期大楼启用!
多所高校官宣:压学分、减“水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