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安晚报)
转自:新安晚报
当三月的风还裹挟着丝丝寒意时,爷爷从墙角搬出了那个陪伴他多年的竹编篮。竹编篮泛着浅浅的褐色光泽,把手处被岁月摩挲得温润光滑,提手处还细心地缠着一圈已经褪色的蓝布条,那是奶奶年轻时裁剪衣裳剩下的边角料,如今成了竹编篮上最温暖的装饰。
河湾的泥土还硬邦邦地结着壳,爷爷便蹲下身,将竹编篮轻轻搁在脚边。他伸出布满老茧的手指,轻轻扒开枯黄的草丛,精准地找到藏在土缝里的荠菜。“春吃芽,夏吃叶,这时候的荠菜最新鲜。”爷爷边说边哈出一口白气,只见竹编篮里的荠菜渐渐露出了嫩绿的尖儿,仿佛也在迎接春天的到来。我跟在爷爷身后,偶尔踢翻了篮边的小石子,爷爷总会回头,带着慈祥的笑容说:“慢点儿,别惊扰了刚从冬眠中醒来的小河虾。”
当河湾中央的柳树梢开始冒出嫩绿的新芽时,爷爷的竹编篮又有了新的使命。他会在筐底铺上一层柔软的芦苇,然后小心翼翼地走到河边,捞取那些刚孵化出来的小鱼苗。阳光透过柳树的缝隙洒在水面上,爷爷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就像一株扎根在河底的芦苇,稳稳当当。他捞鱼的动作很轻,竹编篮沉入水中再提起,总会有几条银闪闪的小鱼在芦苇间欢快地跳跃。“得把它们放到上游的浅滩去,那边水流平缓,天敌也少。”竹编篮在他手中轻轻晃悠,偶尔有小鱼蹦出来,他便弯腰去捡,那模样就像是在守护最珍贵的宝贝。
等到河湾的蒲公英开满了整个堤岸,竹编篮里便装满了各种新奇的小玩意儿。爷爷会采摘一些带着露水的蒲公英花,说它们泡水喝对奶奶身体有好处;他还会捡一些光滑圆润的鹅卵石,回来洗净后给我玩。有一次,我在岸边玩耍时不小心摔了一跤,膝盖擦破了皮。爷爷见状,连忙把竹编篮垫在我的屁股底下,用随身携带的手帕蘸了河水给我擦拭伤口。“你看这河湾,一到春天就生机勃勃,你这点小伤,明天就能好。”爷爷边说边安慰我,竹编篮里的蒲公英花轻轻摇曳,仿佛也在点头应和。
后来,我去了城里上学,但每年春天,爷爷都会托人给我捎来一篮的东西。有时是腌好的荠菜,有时是晒干的蒲公英,竹编篮里总是裹着那圈熟悉的蓝布条,带着家乡的味道和爷爷的思念。去年清明,我回到老家,看见爷爷坐在河湾的柳树下,竹编篮放在他的腿边,里面躺着几只刚捡回来的鸟蛋。“等这些鸟蛋孵出小鸟,我就把它们放回树上。”爷爷抬头看见我,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竹编篮上的蔑条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仿佛整个河湾的春天都被装在了里面。
如今,爷爷的竹编篮还静静地挂在老家的墙上,每次看到它,我就会想起河湾的春天——柳梢的嫩绿、荠菜的鲜嫩、小鱼的银光,还有爷爷弯腰时竹编篮晃悠出的温柔光芒。那里面,藏着我对家乡最深的眷恋和对爷爷最真挚的思念。
合肥市长丰县阿奎利亚学校凤巢路校区九(7)班唐静雯
指导老师:汤立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