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至10月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1家
增量居全省首位
记者从市工信局获悉,1至10月,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1家,增量在全省居首位。
今年以来,我市聚焦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将规上企业培育作为稳增长、强根基的关键抓手,针对企业升规入统过程中普遍面临的融资难、用工缺等痛点,出台涵盖政策扶持、要素保障、服务优化等15条工作措施,推动规上企业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
在隆尧经开区绿色智能铸造产业园,29家入驻企业培育成效显著:已有10家企业成功升为规上,其余19家企业正加速向规上梯队冲刺。“我们聚焦企业发展需求,积极打造‘共享式园中园’模式,为入驻企业建立共享信息库和仓储中心,销路拓展、资金保障双管齐下,为企业升规扫清障碍。”园区管委会负责人李建华介绍,年底前,预计还有6家企业能实现升规目标,进一步壮大园区规上企业规模。
“我们打破‘大水漫灌’式培育模式,建立起17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培育库,按照‘跃升入规’‘新建入规’‘转子入规’等5个类别精准划分,实行动态管理、靶向服务。”市工信局副局长马玉斌介绍,他们安排工作人员全程指导企业完善财务报表、生产台账等升规资料,对接近升规条件的企业提前开展“一对一”辅导,确保成熟一家、申报一家、入统一家。
在市经开区,中车集团新能源装备基地因产品风机叶片较长,一度陷入运输不便的困境。在一筹莫展之际,市经开区相关部门制定专项解决方案,通过改造拓宽关键运输路口、科学迁移沿途电力与通信设施,为风机叶片打通安全高效的运输通道。企业负责人李良表示,现在项目产能稳步释放,企业生产规模持续扩大,升规材料已经提交,就等这个月正式入统。
此外,我市精准对接企业发展诉求,全力帮助企业破解成长路上的堵点、痛点、难点。工作人员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线上反馈等方式,每月组织问题摸排和协调,动态更新台账,确保企业问题件件有跟进、事事有着落。
全市多个部门合力构建覆盖工业政策、税费减免、融资支持等9大领域政策保障体系。其中,工信部门牵头落实专精特新培育、绿色工厂创建、智改数转等工业领域支持,并通过产业链大数据匹配,为培育库内的企业打通上下游供需通道;税务与财政部门携手开展税费政策“滴灌式”宣贯培训,确保优惠政策直达企业;邢台金融监管分局等部门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量身定制信贷方案,减轻企业负担……
“我们将继续优化培育服务体系,围绕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重点产业,深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推动更多小微企业从‘幼苗’长成‘大树’,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更持久的动能。”市工信局局长侯智杰说。
作者: 邢台新闻传 媒 中心记者刘瑞凤 通讯员宋姗
来源:邢台新闻传媒中心
编辑:韩亭亭 范永吉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