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区鸿雁 李志凯
珠江之水,从这里启程奔流千里;法治的温度,在这片红土地上生根发芽。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有一个被誉为“珠江源头第一庭”的人民法庭——沾益区人民法院花山中心人民法庭(以下简称“花山法庭)。
近年来,花山法庭以“瓜坛理念”定分止争,立体联动基层司法部门共解疑难复杂纠纷,绘就了一幅“法润珠源”的民生画卷,奏响了一曲激扬乡村法治的多重奏。
“瓜坛理念”演绎乡村调解文化
花山法庭的“瓜坛理念”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调解文化。沾益农村有句俗话叫“囹圄金瓜,囹圄坛子”,意思是瓜长在坛子里,要取瓜就得碎坛,要用坛子就得切瓜,比喻要解决矛盾纠纷,就得一方或双方让步。花山法庭调解室里,摆放着南瓜和陶瓷罐子,启示发生争执的双方要相互理解、让步,以和为贵,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花山法庭辖6个乡镇(街道)共1710平方公里土地。法庭由两名法官、两名法官助理和两名书记员组成,年办理案件超过800件,其中,诉中调解案件高达400余件。
秉承“瓜坛理念”,法庭对不同类型的案件探索总结出“家事纠纷亲情牌、土地纠纷地头解、相邻纠纷家门处、伤害案件成本调、商事纠纷诚信解”等行之有效的调解方法,运用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微信聊天随时调解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矛盾纠纷调撤率。
近年来,花山法庭打出“技术+人才”组合拳:培育327名网格员和48名乡贤成为“法律明白人”;开发“解纷百宝箱”小程序,内置常见纠纷调解指南和典型案例视频;搭建“云端调解室”,法官可远程指导基层调解。这种“技术+人才”的双重赋能,使得基层自主化解纠纷比例大幅提升。
花山法庭还结合丰富的案例,在辖区校园、企业、村社、集市等地开展特色普法服务;把巡回审判与特色节点相结合,将“院坝会”融入日常,在火把节开展“法治夜话”活动,在丰收季举行“田间茶话会”……让法律以最质朴的方式融入百姓生活。如今,“院坝会”“法治火塘”已覆盖花山法庭辖区6个乡镇(街道)67个村(居)委会,年均开展文化融合调解活动80余场。
![]()
2025年6月,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人民法院花山中心人民法庭法官开展巡回审判 供图 云南省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
“全科会诊”解难题
90岁高龄的杜老外出,不幸在附近水塘溺亡。老人的6个子女将水塘附近某蔬菜公司和所在社区居委会告上法庭。老人子女称,该蔬菜公司作为水塘的管理者、使用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社区居委会具有管理上的过错责任,均应对杜老的死亡承担责任。被告则提出,九旬老人外出溺亡,是子女没有尽到监护责任。
面对死者家属、某蔬菜公司、社区居委会三方对峙,法庭决定采取部门联动解纷举措。老人所在的街道综治中心召集了辖区司法所、派出所、农经站等相关部门,成立工作专班。派出所连夜复盘了老人溺亡前72小时的行动轨迹,司法所调取了近五年涉案老人相关赡养纠纷调解卷宗,花山法庭则协调相关部门厘清责任边界。
经过“全科会诊”后,花山法庭查清事实、厘清责任,并在社区以巡回审理的方式开庭,邀请了街道及村(居)委会负责人、调解员、网格员、群众代表、“法律明白人”等参加旁听。最终,原告方决定撤诉。
花山法庭庭长付娟说:“这不是法庭的‘独角戏’,而是街道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的‘大合唱’。”
该法庭积极拓展“朋友圈”,建立协作模式,搭建覆盖全区的家门口解纷服务网,实现纠纷化解“就近办、快速办、专业办”。付娟介绍,法庭在辖区乡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采取“党支部+”的方式,以法庭为圆心,向外辐射出三层协作圈:内圈整合“法庭+综治中心”“法庭+派出所(司法所)”,实现半小时响应;中圈联动“法庭+村社”,构建24小时预警机制;外圈由“法官+调解员”与行业协会、乡贤理事会等组成专项调处力量。通过“信息共享、联席会商”机制,纠纷在多方磋商中迎刃而解。
跟踪问效彰显司法温情
近年来,花山法庭围绕诉前、诉中、诉后,创新提出“三阶服务体系”,将司法服务触角延伸至群众身边。
诉前“吹哨报到”,即法庭通过当地综治平台受理纠纷。同时,定期向乡镇(街道)通报诉讼案件处理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意见,提升城乡基层治理精细化、精准化水平。
诉中“巡回诊疗”,即法庭到当事人所在地、纠纷发生地巡回审理相邻土地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让矛盾化解在基层,让更多群众了解化解纠纷的办法和法律依据。
诉后“疗效跟踪”,即法庭主动联合司法所进行回访,让判决书、调解书确定的义务能够被当事人“看得到”,更能“拿得着”。对于家暴案件,法庭创设了心理修复期制度,并联合当地妇联开展家庭关系重塑计划;对于留守儿童,法庭推出了法治成长档案,并联合学校长期帮扶。
通过“三阶服务体系”,花山法庭2024年至2025年9月共巡回办案437次,化解纠纷421件。其中,联合基层组织及职能部门诉前化解群体性、敏感性纠纷74件,督促履行687万余元。
从“矛盾终点”到“治理起点”,从“坐堂问案”到“送法上门”,花山法庭以行动生动诠释了法治的温度不仅在审判庭里,更在沾满泥土的巡回路上;司法的力量,不仅在裁判文书里,更在群众心结消解后的舒展笑颜中。
本期封面及目录
![]()
![]()
![]()
![]()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中国审判》杂志2025年第20期
中国审判新闻半月刊·总第378期
编辑/孙敏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