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在美国国会通过临时拨款法案,特朗普签署政令之后,停摆了43天的美国政府终于迎来了“开门”的日子。
尽管,美国政府的雇员们都已陆续返回岗位,但在经历历史性的“关门”危机之后,美国并不见得能迅速恢复正常。相反,由于关门时间较长,这次美国留下了包括“经济坏账”、民生危机在内的一系列“后遗症”,这不仅将严重阻碍美国政府恢复常态,还将进一步给美国造成负面影响和打击。
毕竟,美国政府“债台高筑”,这次关门危机解除后,只是暂时“复活”,接下来还可能再次面临更加严峻的关门危机。
![]()
而仅仅一天后,这位商人总统就在社交平台上扔下重磅炸弹——指示司法部与FBI重启对"爱泼斯坦案"的调查,而调查矛头直接指向了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和前财政部长萨默斯。
这场突如其来的"清算",与其说是司法正义的追求,不如说是特朗普精心策划的政治反击,而首当其冲的克林顿夫妇,正迎来他们政治生涯中最凶险的寒冬。
要理解这场政治风暴的来龙去脉,必须先看清爱泼斯坦案背后那张错综复杂的权力网络。
杰弗里·爱泼斯坦,这个以金融投资起家的美国富豪,多年来游走于政商名流之间,其私人波音727飞机因频繁搭载年轻女孩被媒体称为"洛丽塔快车"。
飞行日志显示,克林顿曾至少26次出现在这架飞机的乘客名单上,航程遍布文莱王室婚礼、挪威北极之旅、俄罗斯私密访问等多地。
更引人瞩目的是,在一次中途停留时,记者拍下了克林顿坐在停机坪按摩椅上,由22岁的昌泰·戴维斯为其做颈肩放松的照片,而戴维斯后来公开指控自己是被爱泼斯坦的得力助手吉斯兰·麦克斯韦尔招募,并在多个地点遭到性侵。
面对铁证,克林顿发言人却极力辩解,声称他只是2002年至2003年间"总共四次"乘坐爱泼斯坦的飞机,且全程有特勤局随行。这种明显的证词矛盾,为案件蒙上了更深的疑云。
事实上,克林顿与爱泼斯坦的交集远不止于此。早在1993年1月,也就是克林顿就职典礼结束仅一个月,爱泼斯坦的名字就出现在了白宫访客名单上。
此后多年,两人保持着密切联系,甚至有媒体曝光过一张颇具争议的照片:克林顿身穿与莫妮卡·莱温斯基丑闻相关的蓝色连衣裙图案的物品,懒洋洋地靠在椭圆形办公室椅子上,嘴角带着意味深长的微笑。
这些细节之所以在此时被重新翻出,与特朗普的政治算计密不可分。就在特朗普下令调查的三天前,民主党人刚刚在国会公布了一批"特朗普与爱泼斯坦有联系"的文件,试图将这位现任总统拖入性丑闻的泥潭。
面对这样的攻势,特朗普选择了最直接也最凶狠的反击方式——既然你跟我提爱泼斯坦,那咱们就好好说道说道谁才是真正的"麻烦制造者"。
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的表态充满了火药味:"爱泼斯坦是民主党人,这是民主党的问题,而不是共和党的问题。"
他还特意强调,司法部已经公布了五万页文件,但民主党人"仍在竭尽全力炒作爱泼斯坦骗局",目的就是转移公众对政府停摆后遗症的注意力。这番话精准地击中了民主党的软肋。
此时的美国,刚刚经历了史上最长时间的政府停摆,留下了巨额"经济坏账"和严重的民生危机,联邦雇员们虽然重返岗位,却面临着薪资拖欠、项目停滞等一系列问题。
特朗普深知,此时将公众视线引向克林顿这样的民主党大佬,既能化解自身危机,又能打击政治对手,可谓一举两得。
更妙的是,他还为自己与爱泼斯坦的过往交往准备了说辞——"在爱泼斯坦试图招募我的员工后,我就断绝了与他的联系",试图将自己塑造成受害者而非参与者。
特朗普此时重启调查,无疑是在回应这部分支持者的诉求,同时也为自己争取更多政治资本。
值得注意的是,他此次直接"点名"克林顿,打破了美国政坛"不轻易攻击前总统"的潜规则,这种"贴脸开大"的做法,显示出两党斗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毕竟,克林顿不仅是前总统,其妻子希拉里更是2016年大选特朗普的直接对手,也是民主党内极具影响力的大佬级人物。打击克林顿,就相当于打击整个民主党精英阶层的根基。
希拉里虽然没有直接出现在特朗普的调查名单中,但作为克林顿最亲密的政治盟友,她显然无法置身事外。
与此同时,美国俄勒冈州法院的判决也为这场政治闹剧增添了更多变数。法官卡琳判定特朗普指示国防部长向波特兰市派遣国民警卫队的举动"违法且多余",并宣布永久禁止特朗普政府以应对移民问题为由向该地区派兵。
这一判决不仅是对特朗普行政权力的重大限制,也暴露了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深刻矛盾。
而在国际舞台上,特朗普政府又在加勒比海地区动作频频,五角大楼宣布美国海军陆战队第22远征队将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举行"加强演习","福特"号航母也已抵达该区域。
特多与委内瑞拉隔海相望,最近处仅10公里,再加上特朗普此前声称对委采取军事行动"已差不多下定决心",这些动向无疑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内有政治恶斗,外有军事冒险,美国正陷入一种全方位的动荡之中。
对于克林顿夫妇而言,接下来的日子注定不会好过。司法部和FBI的调查虽然未必能找到直接定罪的证据,但光是持续的媒体曝光和舆论压力,就足以让他们的政治生涯蒙上厚厚的阴影。
而特朗普虽然暂时掌握了主动权,但这种剑走偏锋的政治策略也充满风险,一旦调查陷入僵局或者爆出新的丑闻,反噬效果可能会更加严重。
说到底,这场围绕爱泼斯坦案的政治博弈,没有真正的赢家。当美国的政治精英们忙着互相倾轧时,他们早已忘记了为民众服务的初心。
政府停摆的后遗症还在发酵,经济下行的压力越来越大,国际局势也日趋紧张,这些真正关乎国计民生的问题,却被淹没在党争的喧嚣之中。
爱泼斯坦的"客户名单"究竟是否存在,克林顿夫妇最终会面临怎样的结局,这些或许都只是表象。
深层次的问题在于,美国的政治制度已经病了,而这场病,恐怕不是靠一场调查就能治好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