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沈 洁 通讯员 陈 洁
本报讯 本周降温如期而至,寒意渐浓时,第一波温暖已送达秀洲困难群众手中。“这个‘家庭健康守护包’太实用了,还有人给我们讲解健康知识和安全注意事项,心里特别暖。”昨天上午,王江泾镇双塔村低保边缘户吴大叔一边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健康包,一边连声道谢。
年近七旬的吴大叔和老伴都是残疾人,日常需要照顾,家庭开支靠儿子一人打工,经济条件比较拮据。他收到的“家庭健康守护包”里装着急救包、晕车贴、烧伤膏、酒精湿巾等贴心物品,每一件都透着细致入微的关怀。
发放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仅严格执行签收登记制度,确保发放有序、记录完整,还同步向困难群众开展健康知识普及、用气用电安全指导、防寒保暖提醒等探访关爱服务,细致询问群众生活状况与实际需求,用面对面的交流传递民生温度。
记者从区民政局获悉,这份贴心的温暖其实早已在传递。为解决部分家庭健康监测设备短缺、健康知识匮乏等实际问题,切实提升困难群众的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能力,“健康守护·关爱同行”秀洲区困难群众健康装备到家行动于近期启动,服务对象为2025年8月在册(含渐退期)低保家庭、低保边缘家庭。其中,单独施保对象与家庭视作一户,根据原家庭类别享受相应政策。
连日来,全区各村社充分整合党员干部、社区网格员、专业社工及热心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划分若干专项工作组,明确每组责任区域与人员分工,制定详细入户清单,逐楼逐户开展“家庭健康守护包”发放工作。工作人员认真核对信息,重点关注独居老人、困境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精准送达每一户服务对象家中。
发放“家庭健康守护包”,是秀洲区关爱困难群众的举措之一,其关怀范围不仅覆盖户籍困难群众,也延伸至生活困难的常住外来人员。作为全省试点,《秀洲区常住人口常态化救助帮扶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前不久发布,面向有救助帮扶需要的常住秀洲外来人员,探索解决该群体由于疾病、失业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制度性保障缺失问题,推动形成“户籍—常住”双轨制救助的秀洲模式。
在出台《实施办法》的基础上,区民政局也鼓励其他部门、单位、群众团体及个人等通过捐赠、设立帮扶项目、创办服务机构、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常住困难人员帮扶,为其提供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等服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